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稻垄蓼红沟水清,荻园叶白秋日明。


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静闻水行。


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不论鸡肋有无官,但得年丰也自宽。


白纸唤将随限了,皂囊何处教人弹。

邻庄爱弟乍移居,竹里清泉为洗厨。


裹饷欲残喧鸟雀,斜阳拈出小枌榆。

一醉隗俄转任真,东邻醒了又西邻。


从他白眼从他指,自信人间无此人。

紫蟹黄鸡馋杀侬,醉来头脑任冬烘。


农家别有农家语,不在诗书礼乐中。

东家芙蓉夹清溪,万白千红亚水低。


解使秋光不萧索,老夫那惜醉如泥。

今年胜事属田家,报赛祈新乐未涯。


玉乳滴从香子糯,白云裁作木绵花。

野葵堪采采,零露湿交加。


老爱无情物,迟开护足花。


清斋留上客,佳味出贫家。

瓜熟已除架,苋乾无复蔬。


何当灌园罢,又是筑场初。


晴日迟收稻,中田早结庐。

晓霜漙露草,缓步一沉吟。


知有坚冰至,难为迟暮心。


板桥微见迹,红树不成阴。

晚花开烂熳,宿雨滞淋漓。


且蜡黄桑屐,难抛白接䍦。


南山空怅望,秋色半离披。

秋水澄澄碧,河洲面面风。


白蘋留不住,吹入蓼花丛。


就岸维舟近,回樯挂席同。

我家徒四壁,闭户不闻喧。


深夜有虫语,幽人无所言。


细微通寂寞,亲切语寒温。

秉烛何为者,微光近夕晖。


远兼渔火乱,低并野燐飞。


腐草成形小,空囊识字稀。

村童挝破鼓,野老祝丰年。


社日陈鸡黍,秋声杂应田。


蜗喧分两部,牛饮快三千。

何处鸣双杵,声声隔短墙。


贫家刀尺冷,田舍宿春忙。


断续微情寄,分明远思长。

山厨拨牛粪,宿火出蹲鸱。


犹带烟霞气,难教鼎鼐知。


懒禅分各半,野客朵双颐。

出伏仍消渴,经旬尚饮冰。


寒斋留热客,阳燄逐秋蝇。


卉木伤迟暮,炎凉变爱憎。

渐觉山衣薄,因知物候更。


水边凉意早,林下病身轻。


爽气来虚室,远风吹太清。

曲磴平冈外,遥峰落照沈。


人家三径僻,烟树几村深。


渔唱流寒碧,樵歌步夕阴。

一抹青山入望来,满林秋色总诗材。
宣和当日珍天府,未许骚人费品裁。
秋水微茫鸿雁哀,短桥曲渚锦林开。
疏林欲下斜阳色,一抹青山入望来。
溪上数家门半开,村翁傍晚却归来。
霜林掩映芙蓉色,秋水微茫鸿雁哀。
远岫千重青似染,平林一望锦成堆。
回塘渔艇不归去,溪上数家门半开。
笔下峦霏乍有无,千林萧瑟远峰孤。
王孙当日归何处?
传得秋村暮霭图。
五凤楼修谩赋空,不堪四壁老秋风。
黄金白璧相逢顷,文杏香茅一笑中。
子美堂资须录事,尧夫宅契出温公。
白沙翠竹映江皋,几处村居对寂寥。
水落渔梁人暗度,霜清曲渚荇初销。
千山杂沓凝岚紫,万木萧森向晚雕。
万壑衔霜雪濑西,晚芜红树自高低。
秋村近塞寒先落,土著为乡俗不齐。
汉籍已传黄蓓草,燕山今贵锦棠梨。
三亩蓬蒿宅,龙钟不出村。
黄花沽酒市,红叶检柴门。
粗粝收云子,精蔬长芥孙。
分明山水武陵春,却写秋光隔四邻。
不著胭脂轻一点,恐将花片误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