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微吟愁独客,马上思纷纷。
古道下黄叶,空山生白云。
轻烟浮宿霭,凉雨澹斜曛。
秋水可鉴貌,晚山宜放船。
绝怜江浦上,好景夕阳边。
碧溪红树试秋容,晚岫云归不隔钟。
城上至今多望气,不知谁复识真龙。
百粤风光丽,三城秋倍妍。
祥云连粉堞,皎月耀晴天。
水播鲲翎变,花明骥足先。
雄藩罗岭海,突兀建宫墙。
首善同文地,殊方会极场。
阙林连拱秀,台斗焕文光。
万里清辉新月皎,碧痕摇曳风斜。
江涌雁字寄天涯。
星河云影净,何处著残霞。
剪剪轻风穿绣幕。
倚阑闲听,满树惊萧索。
几处寒虫鸣四壁,巡檐铁马无休歇。
一径沿溪略约通。
新黄着树露初浓。
何年梵宇依山筑,疏澹雕檐向晚红。
祢宋开元论画宗,鸿胪具体刻求工。
傥教真见匡庐面,胜处王羊可许同。
遗山诗忆泰和年,天水王孙画又传。
看到中原秋色满,青山红树为谁妍。
摹本华亭最著称,此如北秀彼南能。
羚羊香象寻神迹,禅悟期君最上乘。
藕花万柄敛春妆,剩驻霜荷葺芰裳。
水路想通渔艇入,我来月下要鸣榔。
秋光澹薄有无间,掠水斜风雨脚斑。
试向菰蒲深处望,嫩黄一点荇花闲。
窞池莲蒲短,久旱馀浅淤。
墙隈积馀埃,玉凤秋不翥。
野蓼根茎坚,幸得侵沮洳。
深院荒草长,短蔓裂塼缝。
葡萄本西果,南国谁与种?
插芦为扶持,灌溉甚珍重。
瘦骨紫节舒,龙头青线控。
野花照天星,星中花亦盛。
长夏蔓草深,疏篱掩斜径。
幽庭日无事,森寂澹相映。
夷则播新律,卉木协秋候。
绾结流火馀,的皪金天宿。
峨峨列庭除,摘摘俨雄秀。
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
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
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
五羊化石自何年,南粤山川思眇然。
楼阁参差天外见,舳舻飘忽镜中悬。
尧封禹贡风云迥,瑶草琪花日月偏。
更深秋色正溶溶,高阁凉生第几重。
月影半阶人未睡,一庭风露韵鸣蛩。
绿纱窗侧。
有一枝、玉润珠圆标格。
素质娟娟,冰姿袅袅,天然国色。
征帆湿泪带秋风,客路愁思旅况同。
无限忆君传织锦,有情长寄白云空。
昨别离魂不觉愁,钟催残月忆悲秋。
重帘烛暗露华白,桂树凝寒掩瑶魄。
为恐人间感别离,飙轮不转纤云织。
几家弦管盼清辉,何来匹练澄空碧。
辋川六月写沧浪,梦入平津逸兴长。
却忆挥毫千万里,风生腕底为君凉。
龟峰高上几盘桓,暇日登临眼界宽。
万叠苍峦堆紫翠,一江新水澈清寒。
萧萧落木西风急,点点归鸦夕照残。
□□先生□□传,仙茅□□□何年。
山青云白秋如画,此□□□第八天。
山云护芝田,山雨清菌阁。
中有学仙人,吹箫侍鸾鹤。
满目烽烟万国秋,江山何处可追游。
吴淞水落鲈鱼美,风雨归来一钓舟。
城下长江城上峰,水光倒浸玉芙蓉。
登临可著低低屐,涉览宜撑短短筇。
且把金樽邀夜月,莫辞乌帽落西风。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
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