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寒蛩兼夜雨,并作枕边愁。


天涯有苦乐,两地一般秋。

月缺偏多感,月圆翻自悲。


君看几圆缺,不异在家时。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斜阳照短檐,独鹊鸣疏柳。


昨夜梦夫君,船回九江口。

惨澹风烟暮,沧江老杜蘅。


所忧在远道,君重妾身轻。

水精帘卷东风院。
枝上流莺声百啭。
绿窗轻,香梦软。

玉京人去秋萧索。
愁眉敛翠春烟薄。
倚兰桡,卷珠箔。

极目海天空。
碾就冰轮照碧峰。
渐有清光穿入户,玲珑。

悲哉秋气夜寥寥。
奈风又潇潇。
雨又潇潇。

皎洁当秋夜,正金波乍挹,冰壶初濯。
看平铺鸳瓦琉璃,渐照到玉人绰约。
露冷霓裳,风清环佩,幽辉如握。

玉杵捣清霜,银筝冷洞房。


谁言关路远,频使梦渔阳。

玉塞三秋别,金闺万里心。


授衣惊去节,闻雁伫来音。


皎月窥虚幌,凄风韵素砧。

拂罢红珠斗帐,两叶宫眉相向。
宝奁频展不成妆,懒照秋来模样。


更头孤雁到,拖带过、雨声一晌。

潇湘千古伤心地,歌也谁闻,怨也谁闻,我亦江边憔悴人。


青山剪纸归来晚,几度招魂,几度销魂,不及高唐一片云。

西风不管梧桐叶,乱落秋光。
跌碎斜阳,犹剩纱窗一半黄。


新寒陡入罗衣薄,睡尽残缸。

一叶落,黏珠箔。
青蛾夜半伤离索。


叶离春更生,人离尽虚约。

庭梧叶密未惊秋。
风雨潇潇特地愁。
愁绪如丝无尽头。

一曲哀筝感素秋,梧桐落尽碧溪头。


御沟叶上谁题怨,锦字机中自织愁。


纨扇恩情空望望,鲤鱼书信更悠悠。

疏棂铁马乱风飘,火冷金凫百和销。


怪底芙蓉清漏永,不知何事苦迢迢。

壁上斜明翡翠屏,水花零落点秋萤。


夜阑院院垂金锁,独立苍苔望帝星。

凉夜箫声处处过,玉楼高起逼天河。


西风瘦尽梧桐叶,添得西窗月影多。

天上嫦娥也可怜,广寒宫里夜孤眠。


早知人世相思苦,不若移居桂树边。

书成月下捣砧催,河汉东西过雁哀。
寂寂洞房天似水,秋声何事入窗来。
庭梧昨夜试新霜,坠叶成丹蝶已黄。
更堪羌笛城头起,一片关山在夕阳。
铜龙漏咽良宵永,风透玉楼罗袂冷。
倚遍阑干思悄然,云鬟斜亸谁为整。
溅齿梅酸蹙黛蛾,闲愁默默当如何。
层波不转眉山蹙。
有人倚遍阑干曲。
云洗碧天空。
相思相盼何时已。
闲把闲愁理。
玉人人倚玉阑杆,新月新秋新怯寒。
秋入银河夜度霜,针楼无语理寒裳。
独怜孤影灯前共,谁惜芳颜镜里妆。
关塞月明归梦杳,江湖天远别情长。
露耿高梧,雨鸣清筱,垂镫兰堂。
宝鼎香添,轻绡扇却,帘卷花气凉。
双星幽怨,双蕖幽梦,几回盼断红墙。
帘外秋声何早。
染得叶儿黄了。
泪湿倚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