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水色连天色,风声益浪声。
旅人归思苦,渔叟梦魂惊。
举棹云先到,移舟月逐行。
江头朱绂间青衿,岂是仙舟不可寻。
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
月凝兰棹轻风起,妓劝金罍尽醉斟。
渐伤空杼轴,为响亦徒然。
汝力虽无惜,客衣曾未全。
残灯孤舫思,秋草半江烟。
征途瞻上国,秋尽度聊城。
葭露迎船重,萤光带月明。
江山违夙约,诗酒尚虚名。
前村烟树落微茫,待月听潮夜未央。
沽酒人家在何处,竹灯明灭隔沧浪。
见说西寻勾漏归,沧江东去对朝晖。
丹砂已就仙人鼎,烟水应牵赋客衣。
鹦鹉笼中秋自语,蜻蜓竹里暮还飞。
梧江桂岭天南尽,江上联舟夜语馀。
镇日蛮烟青兕出,孤灯瘴雨白鸿疏。
寒开吏部床头酒,闲傍中郎枕上书。
席边即水底,篷外是霜天。
偶得寒更句,孤舟烛不燃。
雨遏云痕重,江宽暑气消。
橹摇乡梦破,风送客心遥。
仄岭衔山月,轻帆顺去潮。
珠江倏别两经秋,流水年光去莫留。
对酒几时寻旧约,有怀何处凭高楼。
音书怪彼鳞鸿杳,胶漆于谁意气投。
日午火伞张,水沸气如炙。
凉风解迎秋,妙意得清夜。
滩声过枕函,百里才一泻。
林黑疑无路,扁舟触浪回。
泪多怜短烛,酒劣畏深杯。
新月排云出,残钟渡水来。
十旬啖尽鹤分餐,别后相思梦未安。
我始出山还不浊,尔如行路亦应难。
马头尘扫云千叠,篷背凉生月一丸。
月落江烟昏,孤舟趁潮去。
忽闻鸡犬声,知有人家住。
淮南雨晴夜,初夏似新秋。
月色兼凉起,河声入梦流。
艰难依蹇仆,飘泊信孤舟。
几年踪迹赋江蓠,四海论交说共谁。
别后更无诗可读,近来惟有月相随。
曾游五岳君真健,不负千秋我所思。
寒月挂危樯,惊波下大荒。
秋风千里雁,砧杵万家霜。
独夜看长剑,疏镫倚隐囊。
旷野风千里,荒村月四更。
寒镫孤夜气,市语冷江声。
吹笛神鱼舞,翻波宿鹭惊。
月落沙汀早刺船,芦花拥被尚安眠。
喧闻雪浪重滩上,梦绕烟钟古寺边。
半载鸣鸡疏问寝,五更骑马忆朝天。
解缆涪江水,推蓬古渡头。
片帆催下濑,一叶放中流。
岸阔星垂野,潮平月满洲。
四十犹秋赋,苍穹匪异心。
斯文需后死,之子独元音。
骥骨鏖风老,龙珠抱月沈。
客睡只如此,其如夜久何。
古人方秉烛,吾意欲高歌。
坐贾喧开闸,行人唤渡河。
泽国寒清峭,扁舟夜杳冥。
雁声低堕水,鱼气暗摇星。
纤月窥林白,深镫向客青。
见说西寻勾漏归,沧江东去对朝晖。
丹砂已就仙人鼎,烟水应牵赋客衣。
鹦鹉笼中秋自语,蜻蜓竹里暮还飞。
梧江桂岭天南尽,江上联舟夜语馀。
镇日蛮烟青兕出,孤灯瘴雨白鸿疏。
寒开吏部床头酒,闲傍中郎枕上书。
席边即水底,篷外是霜天。
偶得寒更句,孤舟烛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