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欲从军旅,其如白发人。


有家难委弟,无策可娱亲。


作士诗书贱,为农陇亩贫。

衣服烧丹尽,图书换米馀。


养亲生计薄,求道世情疏。


儿女催华发,亲朋笑索居。

慷慨干戈里,文章任杀身。


尊周存信史,讨贼托词人。


素发垂三楚,愁心历九春。

几夕松间石,披衣坐忍寒。


啸声空外答,心影月中看。


果落惊山鸟,风来堕箨冠。

未能诛淖齿,何以见慈亲。


市井堪呼战,君王已属人。


倚闾从白发,报国及青春。

隐忍身将老,英豪世不知。


梁鸿元烈士,鲁肃本狂儿。


阴市名刀久,横行匹马迟。

松子和枝落,萧疏见鹤巢。


秋声多在竹,露气半含梢。


寂寞通先哲,饥寒答素交。

慷慨空长啸,无心爱好春。


愁多生白发,命薄失佳人。


海燕成巢屡,安榴结子频。

失志今如此,吾生安所成。


但能饮美酒,自可得高名。


孔雀春多翠,黄花晚有英。

故国松楸里,君臣几杜鹃。


卧龙成白首,跃马已黄泉。


风雨悲寒食,干戈失墓田。

客心伤已尽,黄鸟苦流声。


一水穿云直,孤花吐日明。


东西家未定,四十道无成。

辛苦朝那女,随予万里鞭。


还家犹是客,事母未经年。


兰麝馀妆阁,松楸满墓田。

地因滨海湿,人以著书贫。


况复多风雨,弥令叹苦辛。


半生游侠误,一代逸民真。

从君来谷口,日夕赋闲居。


田傍池阳薮,门临郑国渠。


峰高先积雪,花落细沾书。

隐几长忘世,扶疴始觉身。


死生元不厌,药饵且相亲。


明月已云满,桃花那再春。

白发同秋草,愁心似落花。


君王频殉国,将帅只为家。


蓟北瞻丹极,滇南想翠华。

莫道无幽致,常来到日西。


地虽当北阙,天与设东溪。


疏苇寒多折,惊凫去不齐。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馀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江上草堂风物幽,江花红白满汀洲。


鸣鸠呼妇东西去,麋鹿将儿远近游。


已有轩窗成晚趣,更无舟楫散春愁。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鸳鸯湖东武塘西,桃花满川蒲叶齐。


春风二月微雨霁,鹅鸭拍水黄莺啼。


推窗只见参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轩冕有何乐,书生分尤悭。


都卢百年中,强半堕险艰。


能著屐几两,恨无茅三间。

万里河山一草莱,百年松桧此堂开。


晴瞻华岳青天上,昼望仙人紫气来。


避世且耕归马地,乘时须起卧龙才。

昔读高僧传,今看胜地形。


院寒留桧柏,殿古落丹青。


宝塔参遗影,荒台问译经。

太湖湖上地,闻占好园池。


有业堪投老,无官可避时。


渡传桃叶咏,门听竹枝词。

隐者常稀阔,幽居独羡君。


汀洲起渔唱,篱落傍鸥群。


水接吴门树,窗生禹洞云。

夜夜闻清濑,朝朝见碧浔。


百年应有寄,终日自长吟。


宿桨依沙树,开窗散渚禽。

草阁临溪上,幽期孰与论。


白沙连曲岸,秋水到闲门。


槛外常垂钓,舟中数举樽。

姑孰城中林壑奇,幽人爱此结茅茨。


垂窗已著卢鸿画,绕壁惟书杜甫诗。


花气晴薰烧酒火,潮痕晚上钓鱼丝。

伏枕朝佣起,惟将药裹亲。


纷纭眼前事,憔悴病中身。


宿露浓于雨,秋花好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