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落日千山寂,高天万木清。
相期拾瑶草,有梦绕层城。
泻月今宵酒,吹风何处笙。
未向墉城去,闲游桂海间。
绮霞垂彩袖,香雾染新鬟。
不是望夫石,非同倚市颜。
步入瑶坛紫翠连,苔深林静锁云烟。
山浮碧海知无路,洞掩朱明别有天。
怪石几层将径碍,枯藤千丈断崖悬。
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
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
成非雨露宁无感,出近星辰别有祥。
寻春驻马玄都观,不见当年千树桃。
满地松阴随日转,绕楼山色入云高。
筹边正儗行多算,壮国宁容挫一毫。
仙去千年重此山,不禁风雨屋摧残。
金能点化空谈易,钱欠通神着力难。
支厦终非一木了,成裘未免众毛攒。
山从蓬岛来,灵迹世应稀。
神符生竹叶,蝴蝶化仙衣。
瑶台集羽士,端简礼紫微。
天风吹衣霞飕飕,叱驭从南来罗浮。
何谓玉笥捣药鸟,亦于石楼喧夜愁。
仙翁定知野人到,道观聊为朝真留。
紫峰坛上鹤成群,碧洞灵芝产石根。
云引昼阴归竹坞,水流春色出花源。
药炉伏火仙留诀,茶灶生烟客到门。
春水新乘锦鲤鱼,梅花路入葛仙庐。
月笼药市啼红翠,云锁瑶坛秘绿书。
玉舄遗轩通碧落,羽衣荒冢傍冲虚。
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
水浮花片知仙路,风递鸾声认啸台。
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
云母溪边一水通,犹传蛟蜃旧离宫。
霞烟掩映千峰外,松桧参差夕照中。
废殿有基迷断础,铜人无泪泣秋风。
峭壁淙淙泻瀑泉,玉花飞溅素珠悬。
崩腾沧海双蛟斗,澒洞昆阳万马先。
趺坐不惊春燕入,幽栖偏与世尘捐。
紫翠中天耸石楼,铁桥流水几经秋。
三株树近天鸡报,九叠光生海日浮。
缟鹤振衣横碧落,金芝敷甲满丹丘。
彩云轩近朱明洞,洞口梅花尚有村。
㶁㶁涧声喧水碓,阴阴松叶护柴门。
空馀草舍千年迹,无复疏枝月夜魂。
观源洞口觅仙踪,云琐仙山悴几重。
哑虎夜惊千岁鹤,碧鸡春唤万年松。
药槽自引灵泉洗,丹灶犹馀绛雪封。
峻阁层栏俯夕晖,清虚真与世相违。
千年紫气通瑶岛,尽日祥云绚翠微。
缥缈神钲时发响,茏葱符竹已成围。
仙卿环佩此朝元,斗宿疏明夜不喧。
玉露未晞瑶草湿,灵风初满翠旗翻。
经藏蕊阙铜龙护,剑伏空山瑞气存。
飞来燕履是何年,闻说鲍仙与葛仙。
岁久羽衣犹化蝶,雨馀丹灶自生烟。
花阴夹道黄麟见,潭影浮空彩凤翩。
罗浮道士不相识,闻在葛洪丹灶西。
已办短筇双不借,与君联步访丹梯。
岿然高阁镇吴州,妙手应烦玉斧修。
万叠红云凝宝座,一轮白日抱璚楼。
蒙蒙灏气疑浮蜃,炯炯神光远射牛。
紫虚宫近少微垣,俯瞰粼粼碧一川。
劫火不烧钟吕像,古碑尚记李唐年。
龙飞剑影来深洞,凤载箫声下九天。
雄峰峻峙焕朱明,元圣清虚此耀真。
地静无心闲日月,山高举首近星辰。
金坛露冷青鸾舞,丹灶风清白鹤驯。
寻真选胜此中来,野菊迎人次第开。
为问王乔无觅处,兴阑随意坐苍苔。
十载名山结梦魂,璿房云锁旧苔痕。
猿啼处处千山暝,瀑挂泠泠百丈翻。
野鹿衔花时自献,春禽绕树夕犹喧。
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
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
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
昔年游历访霓旌,多谢仙师数里迎。
今日重来知有意,此身应不为公卿。
嗟余何不辰,备极生人凶。
偶全摺胁范,屡脱南冠钟。
再醮亦何为,孙枝发枯桐。
古观久荒凉,寂然外人境。
草木既蓁芜,风雨亦颓陨。
我来一粪除,地净窗为冂。
二仪鼓炉鞴,四山塞气烟。
岂惟草木焦,坐恐土石然。
巴峡再不登,逡巡又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