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飞鹊年年真不误。
机石停梭,掩映河边渡。
清露未消杨柳暮,落花借点疏萤度。

屈指西风秋已到。
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
疏雨数声敲叶小。

蓦地东风池上路。
绿怨红消,竟是谁分付。
不断行云迷楚树。

春半馀寒犹未褪。
雨雨风风,赚得清明近。
杨柳垂腰消酒困。

浅绿嫣红开几许。
谁料西风,也解倾城妩。
酒晕盈盈娇欲伫。

似雨如晴春乍暖。
漠漠烟青,未肯含愁浅。
怅望不知人已远,踏红似向花间转。

凤子翩翩纷似雪。
画扇低扬,惊入深深叶。
博得君王开笑靥,闻香忽复穿裙褶。

风流未满愁蚤满。
满到天边,暮雨还添满。
不识是愁将水满,不知是水将愁满。

开岁炎天频下雪。
梅蕊迟开,冻得南枝彻。
几数夭桃先漏泄,春光已被蛮娘夺。

沙外斜阳车影淡。
红杏深深,人语黄茅店。
陌上马尘吹又暗。

云影压檐蛩语咽。
凉雨声声、心碎梧桐叶。
天外雁程飞又歇,小屏山上晴沙阔。

九月重湖寒意早。
目断黄云,冉冉连衰草。
惨别临江愁满抱,酒尊时事都相恼。

薄薄窗油清似镜。
两面疏帘,四壁文书静。
小篆焚香消日永,新来识得闲中性。

门外飞花风约住。
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
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

有客钱塘江上住。
十日斋居,九日愁风雨。
断送一春弹指去,荷花又绕南山渡。

九月江南烟雨里。
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
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

晴带溪光春自媚。
绕翠萦青,来约东风醉。
云补断山疏复缀,雨回绿野清还丽。

寒意勒花春未足。
只有东风,不管春拘束。
杨柳满城吹又绿,可人青眼还相属。

小院秋光浓欲滴。
独自钩帘,细数归鸿翼。
鸿断天高无处觅,矮窗催暝蛩催织。

晴日溪山春可数。
水绕池塘,知有人家住。
寻日寻花花不语,旧时春恨还如许。

楼角吹花烟月堕。
的皪韶妍,又向梅心破。
钗上彩幡看一个,赏心已觉春生坐。

画阁红炉屏四向。
梅拥寒香,次第侵帷帐。
烛影半低花影幌,修眉正在花枝傍。

小院菊残烟雨细。
天气凄凉,恼得人憔悴。
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

翠幕成阴帘拂地。
池馆无人,四面生凉意。
荷气竹香俱细细,分明著莫清风袂。

满路梅英飞雪粉。
临水人家,先得春光嫩。
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

日下船篷人未起。
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
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

四十年来身富贵。
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
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山抹修眉横绿净。
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
香灺未消帘幕静,醉红如洗风吹醒。

秋水涵空如镜净。
满镜清寒,倒碧摇山影。
药户谁抨圆玉静,碧纱人怯黄昏醒。

雁落寒沙秋恻恻。
明月芦花,共是江南客。
骑鹤楼高边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