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潇洒琴坛上,贤侯养道情。
无今亦无古,求意不求声。
林邃风初静,云收月乍明。
坐对圆通境,陶然胜静斋。
观空无物我,扣寂外形骸。
燕坐埋遗照,虚名莫疚怀。
众木坠黄叶,皴皮抱翠枝。
自然根性在,不为雪霜移。
灵润承多露,清阴贯四时。
草木虫鱼部,披寻自古无。
飞沉天产异,生植土风殊。
物色随心匠,形容记绘图。
阴森过百步,屈曲锁莓苔。
翠色寒无改,清风时自来。
叶笼苍玉干,路入碧云堆。
亭枕方塘上,轩开四照新。
花涵清露晓,风卷绿波春。
日暖眠汀鹭,荷翻跃锦鳞。
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
绿叶纤长间紫茎,蜀人未始以兰名。
有时只怪香盈室,此日方传誉满城。
恩意和风扬馥郁,光荣灏露滴清英。
沙石香丛叶叶青,却因声误得蝉名。
骚人佩处唯荆渚,识者知来遍蜀城。
消得作亭滋九畹,便当入室异群英。
十纪权臣第,修城外台宅。
乔木不知秋,名花数逾百。
远如山林幽,近与尘埃隔。
水流映带清漳宅,野望迟回半月台。
只恐宫莺阻陪赏,日边便有鹤书来。
幽丛灌木便成林,准拟炎天百步阴。
应许春禽乐馀荫,鹪鹩稳寄一枝深。
花梢日上雨痕乾,冉冉香风破嫩寒。
眼底便知红紫近,山茶先放鹤头丹。
草木青归二月天,川原明媚发春妍。
临流忽见寒梅影,皎若凌波洛浦仙。
小溪深树鹿呦呦,野鹤无声蕙帐幽。
风月满亭供笑语,依然不减醉翁游。
林花倒影落清池,池面春波泛绿漪。
更筑小桥亭上去,便成家世授书圯。
城外青林可当山,横云翠霭郁孱颜。
虚堂一枕林泉梦,如在烟霞缥缈间。
钩帘待燕春风里,把酒酬花夜月前。
更启西窗纳清景,烟光如画拥斜川。
华堂迥出复城高,更买邻园彻古壕。
要展渭川千亩竹,剩栽锦里百根桃。
遁叟高眠石磴云,鸱夷长泛五湖春。
争如昼锦延华萼,同作商山四老人。
登山极目望,梵宇自鲜明。
风度闲花落,云低野树清。
夜长人不寐,地僻月初生。
倒影扶阑印碧溪,玻璃盘上玉东西。
落红那得愁如海,举白难逃醉似泥。
郎宿高明香雾起,客星华耀烛花低。
试问前村深雪里,小梅未放云英。
阳和先到锦官城。
南枝初破粉,东阁有馀清。
有美枇杷子,三珍共一时。
朱樱梁苑早,卢橘蜀都迟。
载酒宁辞病,窥园似好奇。
外台富园池,兹焉甲西南。
异花间棠梅,良木森楩楠。
飘飘壶中仙,亹亹物外谈。
翩然沟上亭,左右相映带。
修楠列翠幄,长松偃高盖。
地褊景逾宽,处约志弥泰。
飞阁出方池,修竹见空莽。
低临花坞近,平觉春波长。
返景澄馀晖,夕阴带浮爽。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
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馀。
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株。
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
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
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
阑干窦溜长,䆗窱空埃静。
修林密总翠,尽得锦城景。
云舒青青色,风散骚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