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睡萧萧院落空,未秋愁已怯梧桐。


夜长犹幸西轩雨,一半听时在醉中。

飞虫绕烛梦回迟,荷叶齐鸣雨一池。


不为素纨犹在手,定疑秋夜乍寒时。

花落名园罢醉游,故人无复旧风流。


吴乡莫叹无歌听,若使闻歌意更愁。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


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

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


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


残雨惊池树,斜阳照隙尘。

追随玉节赏仙葩,满座风流客更嘉。


锦绣有光摇竹影,珍珠无价买春华。


猩红滴滴娇含蕊,雪白纷纷老半花。

小园西百步,五亩未为悭。


得雨草皆满,无风花自闲。


尽清全赖水,论足尚亏山。

为园多半是游嬉,傍宅西偏事事宜。


鯈尾趁花溪宛转,莺声隔叶树参差。


地循五亩横分畛,路绕三叉曲作篱。

西圃栽花愧老人,花枝不似老人身。


老身虽被花枝笑,自有儿孙看好春。

壁间墨客扫龙蛇,所写诗佳字亦佳。


忽见一诗增感慨,吾家宗伯老秋崖。

铃阁何沈沈,初阳启烦嚣。


讯谍纵横至,群咻递相要。


虽靡片言才,往往不崇朝。

积霰不知晚,泂然澄肺肝。


冰壶初世外,天镜忽林端。


一入清虚府,如斟沆瀣餐。

丹崖软草藉金铺,翠壁繁花带绮疏。


忽睹渔舟穿薜荔,才知魏阙有江湖。


枝头鸟语听仍失,竹里云生看却无。

主人如解子猷来,三径春风许暂开。


百种花名斗金谷,半空松势压徂徕。


飞觞倒入冰壶影,访迹徐披石鼓苔。

微雨中稍怿,按畦披榛莽。


群秀欣相托,悠然动真赏。


帙掩且罢开,尊来不虚往。

业岫停阴润,遥空结层冥。


好雨东南来,媚我园中英。


下泻方池水,清文自然生。

巨灵擘碣石,置之营丘东。


千秋窍混沌,间道开玲珑。


渐迩秋魄圆,稍迈晨星融。

改服乘春豫,徵徒何缤郁。


苑薄孟门塞,椒崇邺河曲。


霞空散丛绮,风漪写文縠。

魏国层台插绛霄,西园飞盖引和飙。


披崖竞缀黄金粟,傍水争抽白玉条。


春至管弦先鸟咔,秋归红粉后花凋。

屐齿何妨细雨过,主人缘客治岩阿。


朱楼有势争霄汉,绮树无心长薜萝。


迭石巧当山色阙,分泉别取水声多。

西禅古寺枕龟峰,东接浮丘暮霭重。


少小撒金仙巷住,先人精舍傍芙蓉。

斜阳十里尽钟声,兰若相连直接城。


农圃有僧能食力,露葵香处笑逢迎。

瓜菜西园最有名,芳华苑外野田平。


菱香藕脆家家有,粳稻花吹暑气清。

茨菰冬种夏芙蕖,茭白菱红卖有馀。


玉溆金塘连十里,鱼花多放当园蔬。

西田春夏土膏多,一岁栽蔬一岁禾。


安得农桑来此地,更租塘水种菱荷。

地近西禅寺,芙蓉映酒帘。


藕多成白粉,叶每裹黄黏。


菱角怜长嫩,离支恨太甜。

三城为圃地,十里养塘家。


秋灶香莲叶,春盘辣芥花。


榕连龙眼暗,柳倚木棉斜。

茨菰菱叶外,茭笋藕根边。


乳结三冬米,泥耕十里莲。


白通江水活,肥出土膏鲜。

摘莲当五月,莲外蕹田浮。


菜向西园贩,花从白庙收。


红菱双角早,赤糯一边秋。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