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尺幅西陵地,偏增旅话长。
暮笳鸣戍火,晓角动星芒。
马饮残湖水,萤飞故苑墙。
斜阳淡淡波纹皱,短短苏堤柳。
柳边谁说是苏家,一点秋坟满地落秋花。
西湖岁岁芙蓉老,多少才人吊。
玉入睡起愁何在,只觉流光改。
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
卷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
临湖一带澹斜晖,向晚寒鸦倦不飞。
明月一轮秋水碧,藕花香里放船归。
丛祠漠漠水烟空,好景当年付醉翁。
莫向荒芜歌水调,更无人泊藕花风。
旧游成梦杳难追,独自闲吟独自回。
十里湖堤霜信老,墙头肥透隔年梅。
天涯地角客星孤,身是高阳旧酒徒。
一叶扁舟双画桨,载将归梦过西湖。
酒家半住绿杨津,日日湖头采紫莼。
画出醉乡烟景好,柳花风满一帘春。
丝丝社雨湿湖涯,簇蝶罗裙小队偕。
一径蘼芜春不扫,风前齐试踏青鞋。
一曲一规模,屈折随所肖。
谓此幽崛胜,彼又活脱妙。
快意欣前瞻,赏心萦后眺。
天风吹海涛,晴籁生林表。
送我蹑云磴,高空极天杪。
气敛不敢肆,俯首瞰飞鸟。
山气蹙于水,水气浓于山。
二气浮空蒙,朝光生其间。
峨峨初阳台,冥冥青苍天。
六桥烟景最宜诗,天竺飞来峰更奇。
好是苏堤杨柳绿,明朝载酒与君期。
珠网金轮劫火缠,冷泉亭子故依然。
龙天净土前生路,虎迹空山隔代缘。
僧院松花蒸佛饭,人家竹笕落仙泉。
江流曲抱凤凰城,南渡君臣宿草横。
桃叶御沟连灞水,黎花妃梦隔啼莺。
早时金碗归杨琏,异日黄冠署谢清。
宋家行殿在杭州,人载西湖明月游。
灯市迥悬珠不夜,酒楼初散玉为筹。
于今几度蕲黄血,依旧一天花石秋。
偏安旧是小朝廷,女子军容出上厅。
谁遣渡河回铁骑,只今泣井有银瓶。
空山夜雨鹃红血,别殿弦声雀白翎。
挂红箫,荡波绿绉兰桡。
起鸳鸯、睡乡初醒,勾留香渚银桥。
看无尽、夭桃艳粉,描不出、脆柳宫腰。
花酿曾沽,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
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
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
吴侬不唾西湖水,爱此渟泓三十里。
东风吹船向天上,凫雁迎人飞欲起。
两堤如带横弯弯,十二画桥连玦环。
瑶阶怅望多时,见月上林梢,绣帘轻护。
是谁又遣,琼花来自,玉塘深处。
胆瓶重拂拭,奈前度、仙云留不住。
西湖幽绝处,人迹罕经行。
古木四围合,野禽三两声。
孤山终不俗,处士旧留名。
曩昔执箕帚,扫君堂上尘。
仁人许乌哺,供养白头亲。
画舫归装便,安舆乐事频。
兰台漆书成劫烬,竹简徒闻发汲郡。
大秦羊皮韧而泽,海外流传亦已仅。
祇园之树森贝多,诸佛成道尝摩挲。
繁华隔湖水,全似远宸京。
灯火少年梦,山林此夜情。
鹤闲梅下立,人静月中行。
叠叠山腰系冷云,疏疏雨脚弄黄昏。
松声更带溪声急,不是离人也断魂。
幸陪双绝巘,偶念莽苍间。
野旱经时赤,行云尽日闲。
萧萧看脱木,悄悄对空山。
天上辞魁柄,拂衣岩石间。
乾坤双眼静,日月一身闲。
目极朝东水,心怀直北山。
旅愁底物堪破除,闲出西湖弄妍靡。
苍山为鬓水为鉴,烟幕霓裳秀而绮。
兴酣剧饮醉如泥,妄意将湖比西子。
碧波青嶂对红楼,千古西湖乐未休。
试把腰缠买春色,不知世上有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