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


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天既劳我晚,不如早息我。


奚止七不堪,于世无一可。


空山酒半瓢,秃发花三朵。

东望悠悠我所思,老当益壮尚知期。


极知后会相思日,应话前因欲别时。


往事是谁人去住,浮荣徒自位高卑。

谁把新诗满纸来,登临于我谓何哉。


地偏亦有闲情在,人老宁无笑口开。


溪山兴寄留诗眼,宾主风流落酒杯。

风流天上张公子,又得清樽聚一堂。


眇眇高人怀栗里,悠悠佳梦付巫阳。


休论明月黄花曲,共约春时曲水觞。

一树梅花发,窗前耿寒宵。


我舞影零乱,哦诗江动摇。


田收粗可饭,岁暮岂无谣。

美人住在云门西,望到每朝乌欲栖。


近报彩舟来候我,寄将锦字是亲题。


荷花日落江相映,芳草春深路转迷。

采石矶头秋雨晴,芜湖城外暮潮生。


美人只在江波上,十里芙蓉愁月明。

行藏去就各随时,敬怒嫌疏忍奋飞。


正怕霜严天宇净,敢夸舟载月明归。


生松有梦还公固,化鹤何心驻令威。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


否泰反其类,艮止与动俱。


此道固晓然,人情不同趋。

乾坤何处可题诗,画里江山雨洗时。


水起峰低人不见,云生树冷鹤先知。

疏帘风逗葛衣凉,此夜归心共渺茫。


去住偶然分客邸,笑谈犹似隔邻墙。


江回白塔潮头小,节到黄梅雨脚长。

菊荒江上园虽小,竹长门前径自开。


几客杜陵曾久待,一官彭泽未归来。


虚怜姻娅过逢地,老愧班行侍从才。

隋堤西问酒家胡,赋后孤城一片芜。


犹见鲁连归海上,曾留董相在江都。


风期终古能然诺,歌吹当年更有无。

著书白下掩柴门,岁晏风尘不受昏。


贫有故人怜鲍叔,老无知己念虞翻。


茅茨寂寞溪云暗,松菊萧条野日暄。

紫陌鸣珂渺会期,十年吾已谢班司。


借筹省里开文苑,督饷江头领度支。


钟阜梅花春雪过,台城柳色晓烟垂。

小结茅斋桤树阴,故人书札问中林。


醉醒卧有陶公石,涧壑游无疏傅金。


壁削过云犹止观,溪喧流水自澄心。

南中五换越罗衣,疆事劳多已赐绯。


地尽会稽云缥缈,波连沧海日霏微。


喜君游载青翰出,念我椷题白雁飞。

渡江忆我鬓萧骚,此地千秋见彩毫。


园且谈经帷更下,涛堪起色翰曾操。


菰蒲每狎鸥为客,苜蓿犹疑马是曹。

楚歌何以念同声,然诺深知慷慨情。


雁下蓟门书万里,星相淮海客孤城。


广文官自留毡冷,廷尉名缘结袜成。

淮南蓟北久离居,双鲤迢迢尺素书。


梦入竹斋欹枕后,诗成棘署按章馀。


闲知出世心偏快,老去干时术已疏。

牍中新草献长杨,渴似相如鬓已苍。


客去独吟松几月,僧来同掩竹斋凉。


扁舟远兴因吴语,斗酒高歌学楚狂。

霜白日黄江水深,万家寒色送清砧。


岁残不见梅花使,人远空歌桂树林。


飞盖但能怀邺下,扁舟何自过山阴。

白雪何来寄楚音,石头渡口未浮沉。


江横叠嶂孤城角,岭隔飞鸿万户砧。


投老地偏犹小隐,怀人天远独长吟。

尺素何来度岭轺,征鸿南下朔风骄。


所思歙浦年频改,一别胥湖路已遥。


墙溷半荒残笔札,江山无恙老渔樵。

三载离居忆酒垆,秋深犹自滞燕都。


谁堪侠气弹孤剑,独有归心寄五湖。


笛里关山新白发,楼前星斗乱黄榆。

南游怜远瞩,西署负归耕。


愧我金茎下,思君玉笥行。


贫宁贪薄禄,老但厌浮名。

屏居匪云远,氛嚣稍已疲。


庶几存栎年,敢谓潜虬姿。


艺兰隑洲曲,植柳樊园垂。

朔风千里至,霰雪满江天。


客集璇房里,诗裁粉荔前。


竹光惊岁暮,花片似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