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花燕甸马鞯寒,又送鸣珂出禁銮。


三礼甲科郎选重,大雷渔长主恩宽。


且因粳稻移家去,岂谓风尘作吏难。

紫宸班始散,数骑巷西行。


密坐逢缁侣,长斋对曲生。


避人双树小,出世万缘轻。

尺书新得故人裁,笈里云霞手自开。


旧学知从刘向授,虚名宁为郑玄来。


几闻郢里阳春曲,何处秋风白下台。

京洛频相讯,才名顾长康。


官称廷尉府,阁直秘书郎。


槐影夹城近,漏声双阙长。

昔送滍阳去,今看槜李来。


除书何日下,迁客未须哀。


署里郎官旧,关东任侠才。

视草每归迟,看花与客期。


红香纷旖旎,紫艳半葳蕤。


觅句杯频送,留欢席屡移。

忝摄名山长,精庐为客开。


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


馆阁词人笔,云霄法署才。

伶俜贺监坐诗狂,曼倩犹摩粟一囊。
钟鼎狂心老来冷,江山归路梦中长。
天意虽多与愿从,更将雌道守吾雄。
骐驎已脱斜飞路,雕鹗初抟直上风。
吾人同醉豫章春,别后惟君日日新。
家据东床官北关,腰钱骑鹤更何人。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
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从戎依远地,无日见家山。
地近风沙处,城当甸服间。
阻河通渭水,曲苑带秦关。
庙谋宏远人难测,公主生还帝感深。
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
久承勋荫列清班,终慕情深诏许还。
寒雁伴人投故国,西风吹泪落空山。
椒浆难起忠臣梦,霜露应雕孝子颜。
早岁香名禁籍收,腰横博带气横秋。
平反有誉传中外,谪宦无惭任去留。
鸾凤终非鹰隼类,江湖须抱庙堂忧。
我向灯前置酒杯,南轩北户一时开。
如今正是花时节,且放春风数路来。
北斋有酒夜开门,独酌灯前酒一樽。
只被诗魔无处避,待教醉魄战吟魂。
紫府瑶关夜更深,阿谁闲醉洞中春。
呼童去问烟霞事,只见桃花不见人。
今年七十岁,岁岁增康宁。
人闲有寿鹤,天上有寿星。
更若欲齐椿,但看南华经。
溪楼燕子懒飞飞,一鼓轻雷渐作威。
细濯林花红抹浅,低蒙岸柳翠光微。
偶穿纵步寻山屐,且解销忧贳酒衣。
白露沾兰草,王孙转忆归。
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
谒帝不辞远,怀亲空有违。
终年常避喧,师事五千言。
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
山茶邀上客,桂实落前轩。
河阳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
燕国金台无别客,陶家柳下有清风。
数踪篆隶书新得,一灶屯蒙火细红。
若人禀赋淳,孝友根天性。
色养古所难,婉愉从亲令。
殷勤奉旨甘,讵肯违温凊。
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
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尘埃衣襟改颜色,独洗青衫三十年。
足迹不入奔走途,来往铨户鞋履穿。
一时同上青云人,往往裨补造化权。
谁向春莺道,名园已共知。
檐前回水影,城上出花枝。
摇拂烟云动,登临翰墨随。
离念非前期,秋风忽已至。
芸黄众芳晚,摇荡居人思。
白霜凄以积,高梧飒而坠。
门枕平湖秋景好,水烟松色远相依。
罢官馀俸租田种,送客回舟载石归。
离岸游鱼逢浪返,望巢寒鸟逆风飞。
睡起西林日又曛,嘤嘤啼鸟隔窗闻。
吴山越水人千里,杨柳桃花春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