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屦行寻卖酒家。


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

万竹孤亭积雪明,冲寒先到寄高情。


过桥不是寻常客,共听空山裂帛声。

探春绕遍玉阑干,香暗冰痕屐齿寒。


怕有花头遭冻损,枝枝呵手掐来看。

送客陵阳第一峰,临分莫遏顺帆风。


人行水驿梅花外,诗在昭亭雪界中。


破屋但留黄檗老,高风难觅紫芝翁。

街长帽侧,径滑筇扶,斜风乍见飞绵。
款竹门深,还更一笑相看。
朝来玉楼冻合,怪尖叉、瘦耸吟肩。

蹑屐穿林归寺,持香裹茗寻僧。


磴道已三尺雪,岩居惟一枝藤。

密雪和云,层冰匝地。
关山岁晏无来使。
早芳知有野桥春,吟鞭料理西湖事。

照人好语妙阳台,佳节相随七日来。


甚欲去陪桃竹杖,可怜消尽豆秸灰。


喜君天上星辰次,赠我人间锦绣堆。

万里同云雪满天,蹇驴驼醉峙吟肩。
不知春到梅花否,行遍前川与后川。
严寒生虚空,孤坐苦清绝。
良朋踏雪来,邀看南山雪。
城南山势高,排空拄千笏。
笋舆冲雪过溪桥,流水方东未晚潮。
白里不知梅夺色,青边尤喜麦成苗。
烟深带雨参差下,空阔随风自在飘。
一冬求雪雨还晴,剩喜春朝见玉霙。
不为偶同佳客到,谁能深入乱山行。
云窗雾阁知何限,玉树琼枝到处明。
雪后相过屐印沙,美人望不在天涯。
九峰西照双溪水,万树东风一夜花。
天台客去方燖橘,阳羡书来未寄茶。
皂帽犯寒行。
饮马长城。
朔风中酒踏层冰。
江路晓风清,满地乱堆琼屑。
谩策蹇驴闲步,采梅梢香雪。
小桥流水不知寒,春意已潜泄。
玉壶一色天漫漫,乱雪飞春减却寒。
屑琼筛瑰塞宇宙,柳絮如拳辊作团。
却愁花木不禁冷,携筇问讯遍玉栏。
雪没驴腰白,行行诗兴催。
不因太清绝,那肯犯寒来。
路出金波外,车驱素雪间。
清光两相映,乘兴偶俱还。
野入银为坞,星涵玉作山。
野鸡乱印前溪步,槎牙玉削沙头树。
芒鞋踏雪雪不污,捷辟西南人潭路。
群动蛰伏万籁喑,飞空激响潭流深。
不辨雪中路,危峰云影低。
犬惊茅舍北,鸦乱板桥西。
访旧门犹掩,寻梅径已迷。
雪行嵩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
茅屋画檐俱富贵,稚松枯木总精神。
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
何事隆冬震地雷,天公补过令方回。
玉装庭树三番白,花间江梅六出开。
岂止为民除瘴疠,且欣无地不琼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