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时雨当夜来,出郭喜新霁。
伫立望四郊,春容卉无际。
群山隔大江,苍岩澹相对。
宇宙清淑物絜齐,春工告成青帝归。
云缝雾织翠万幄,尤胜红紫芳菲菲。
高人出郊穷远目,一童两屐随所之。
丹岩今良士,南塘古当时。
馆餐未有适,义图以助之。
渠渠推毂心,终莫副所思。
毵毵官柳绿藏鸦,傍郭人烟三五家。
见说今年寒食好,踏青归路看梨花。
谁家临水亚朱扉,楼外风闲柳线垂。
昨夜蒙蒙春雨小,杏花开到背阴枝。
郊原野老带经锄,童稚何知竞挽须。
我亦弥年躬井臼,儿能终日课樵苏。
颇思鸥阁仍虬户,那似松醪伴酪奴。
策马长郊羡子真,独赢风物与诗论。
惊飞雁鹜投前涧,归去牛羊识旧村。
暴涨溪声闻远近,久阴山气乱朝昏。
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
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
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
长日牵人事,新年散马蹄。
和风吹冻柳,残雪点春泥。
意惬境自胜,兴来杯屡携。
冶城一带,见江上、无数遥峰环翠。
柳绵初暖,杏蕊微含,正值烟林新霁。
茅屋三间,低亚藤萝墙外,偏是垂垂独倚。
丁沽才度,香河乍历,软红吹过通州。
古塔低迎,坝楼高压,岩疆锁钥全收。
河上舣粮舟。
绿柳红桥相并。
疑道是、江南景。
驷马高轩郊外驻,不觉离亭时永。
春草满空春水流,土人放马白蘋洲。
细风迟日嘶鸣处,遥忆金明池上游。
红英落尽紫荷长,野岸阴阴暗绿杨。
过眼芳菲浑似梦,感时情绪直如狂。
江皋有客怀双佩,淮上逢人赋乘黄。
暖气先回宿草根,青青行可藉芳尊。
未须着意催花柳,且为乾坤补烧痕。
出门尘事少,原野自逍遥。
鱼跃池还静,莺啼花更娇。
短章惟诵酒,长啸可迎潮。
几处汪汪成巨浸,传闻昔日尽良田。
兴除利害宁无策,忍把膏腴久弃捐。
清香忽向暗中来,应为梅花取次开。
爱汝风标真绝俗,何当环绕百千回。
雨声初断暮云横,天意欲晴犹未晴。
好向长空施巨手,扫除氛翳见清明。
舟中无事阅陈编,千古高风挹圣贤。
奔走徒劳竟何补,兴怀旧隐思凄然。
春风簸雨湿郊原,春水沄沄复旧痕。
寂寞道傍堪叹处,柴门茅屋数家村。
乍从尘土俯澄泓,莹彻心神眼倍明。
天下渊泉有如此,流清端的自源清。
阴云解驳晴光好,藜杖逍遥足自怡。
月色渐迟风力细,初春便是浴沂时。
数间低矮屋,不可以抬头。
嫌市尘埃浊,寻山泉石幽。
门松霜干古,窗竹露竿修。
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
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秋千人未归。
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
野望晓苍苍,川原喜载阳。
云飞山动影,露湿草生光。
柳下寻元亮,花间遇仲长。
坐入年华浅,行将春色迟。
柳条辞白雪,梅蕊让青枝。
沽酒沙村在,吟诗竹杖移。
野径云深杖屡幽,竹风松影共悠悠。
偶来分得禅家榻,静看西山一片秋。
积雨方新霁,天河欲洗兵。
旌旗开曙色,铙鼓杂秋声。
共享椎牛乐,谁歌饮马行。
策杖寻幽竟日闲,笋舆冲黑向城还。
山含古寺虚无里,路绕冥鸿灭没间。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