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高人栖道院,逸思满秋山。


鹤立天坛净,梧飞露井斑。


幽探行独影,丽句动群颜。

南村有遗逸,白首轸黎元。


平生厌趋竞,甘分老丘园。


未知轩冕贵,但识纲常尊。

云锦撑舟引兴长,冉香回首惜年芳。


碧筒擎雨时倾盖,红旆摇风暂亚枪。


近渚何劳攀太华,真妆应笔弄西凉。

一邱一壑本同然,老去心情懒问禅。


野外江山天转大,秋深风露月还圆。


栽花种柳无馀日,问舍求田有尽年。

年来有味是琴书,喜见新园更结庐。


万事从教无造物,一身终是在寰区。


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

新霜晴日见郊居,草树如斯亦有馀。


闻道又从湖外去,峰前回雁记传书。

自倚倾城绰约娘,不争时世作新妆。


若将西子相唐突,正恐莲花似六郎。

横枝靓立碧山傍,喷得幽香度短墙。


更欲移筇约和靖,小风吹月咏沧浪。

不吟柳绿与桃红,久要论交十八公。


想得阶前月如剪,独将双耳立西风。

莫随朝叩合休休,万里今谁没白鸥。


付与幽人几椽屋,不须吴咏忆扁舟。

绿酒因君载,青山与客同。


画成真道子,隐去即庞公。


丘壑村村合,桑林巷巷通。

三岛楼台,十洲云水,才有如此神仙。
讶披图相见,似曾相识,韵宇翩然。
横榻科头,縠衫犹带御炉烟。

木桥横野水,竹径踏晴沙。


桑苎交阴处,中藏隐士家。

六出花开郊野兴,王居不数沈休文。


洞房窈窕玉箫远,绮席徘徊琼糈醺。


大药定应须火候,佳人可复误行云。

决决堰根水,跳珠终日鸣。


班荆坐忘返,中有激湍声。

把酒清江上,扁舟送夕晖。


行云杯里度,白鸟镜中飞。

绝江捕寒鱼,赤鲩巨莫逃。


鲦鲿翻有神,腾出如银刀。

雨洗万象出,暄和风日新。


鸥声春命侣,山色暮迎人。

揣分非才合退藏,不离窗下见羲皇。


青袍白马有何意,社酒寒灯乐未央。


年貌暗随黄叶去,此心兼笑野云忙。

阑干朝暮倚阴晴,散发林间万事轻。


汀草岸花知节序,寒禽野水自纵横。


转于文墨须留意,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亭终日对幽丛,十载长安似梦中。


内外忘怀能自适,驱驰卒岁亦何功。


闲心不厌耕南亩,往事应须问塞鸿。

出处当时已熟筹,一尊风雨属渔舟。


白云多处应频到,芳草何年恨即休。


万里悲秋常作客,群公暇日坐销忧。

公门何事更相牵,独上高楼思渺然。


养拙久判藏姓字,僻居惟爱近林泉。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岩锁翠烟。

竹里泉声百道飞,清溪一路踏花归。


偶逢日者教求禄,曾向长生说息机。


隔岸春云邀翰墨,洞门高阁霭馀晖。

林园幽事递相期,日暖风恬种药时。


忽辨庞公栖隐处,却嫌陶令去官迟。


人间稳路应无限,故国平居有所思。

青山绿水共为邻,山色初明水色新。


渐老更思深处隐,相逢谩叹路岐身。


愁窥白发羞微禄,暂引寒泉濯远尘。

苦厌繁机少适怀,相将游戏绕池台。


溪云杂雨来茅屋,堕蕊飘香入酒杯。


老去诗篇浑漫兴,眼前人事祗堪哀。

问余何事栖碧山,世上浮名好是闲。


自废田园今作主,了然尘土不相关。


川原缭绕浮云外,风月依稀梦想间。

旧辟郊亭称地主,别来花雨几阴晴。


自缘旅泊悲龙剑,长忆仙流咽凤笙。


下走马牛迹尚混,故山猿鹤怨难平。

廿载驱驰道路难,且因泉石息风湍。


杯前日月真怀土,镜里星霜合弃官。


生事菟裘宁厌薄,畏途滟滪不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