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麦垄摇新叶,梅塘泛落花。


前村天欲雨,云里见人家。

条风曳微云,山色差可美。


日出湖上行,春光满湖水。

山拥层螺,波澄匹练。
吴中佳处人争羡。
谁知夺得冶城名,景光又遂年光变。

太行迢递起苍烟,凄断鸣鸿倚杖前。


南阻黄巾愁落日,东游皂帽感当年。


山城秋老行边树,河甸寒生战后天。

暝烟初破日,宿涨未归河。


花积重岩重,人闲春事多。


鸠呼声尚湿,市远路应讹。

久雨晴初好,行吟野望宽。


已知珠海阔,尚觉石门寒。


苍翠春中变,巑岏濯后看。

【一】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
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二】穿云响一乘山,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

入山深处更山深,一片晴波一片金。


莫道人家不成画,羊牛都在绿杨阴。

挥策历南疆,旄端犷兽翔。


风淳占化洽,土辟验农忙。


野水平铺绿,断云低覆黄。

寻诗得酒坐闲亭,秋到骚人独用情。


犹有黄花看着眼,悠然风味忆渊明。

秋暑未退舍,独游亭午时。


篮舆汗翻浆,陡觉回凉飔。


青春十载前,此地尝娱嬉。

薄寒侵晓露华明,不信人间有许清。


行遍西郊草堂外,老怀浑不负秋晴。

鬓丝禅榻纸窗西,柏子烟中落景迟。


莫问少年涂抹事,病馀那复解题诗。

不须万里羡侯封,且把千诗一抚松。


野步何人知此意,仙家寒露湿芙蓉。

连朝晴日破层阴,下泽翩翩兴愈深。


水际风翻沽酒旆,静看飞鸟过平林。

拟欲寻诗取次行,东风放出十分晴。


花时酒旆家家有,蚕月缫车处处鸣。


乍可腰镰从父老,何能手板事公卿。

野店柴门傍水开,凭栏漱罢一裴回。


云来岭表商量雨,峰绕溪湾物色梅。

出郭忽数里,雨馀秋意偏。


远山青入雾,野水白平田。


鹭立斜阳去,牛依古树眠。

衰病逢行健,归途未寂寥。


晚山青泼眼,早稻绿平腰。


林旧藏僧寺,溪新架石桥。

山色今朝改,溪流昨夜添。


数荷红贴水,一笋绿平檐。


处处闻缫轴,时时见酒帘。

清明处处麦风斜,诗老得闲长在家。


远树小村千瓦雪,不知落日上梨花。

不识南溪路,借问道傍子。


答言从此去,桃花隔春水。

高柳与新松,郁郁满前渡。


故园春不见,见此故园树。

溪上有双桥,一一龙鳞石。


白发倚春风,愧尔樵人色。

昔闻南溪名,今识南溪路。


去城不十里,今我来何暮。

去去城南路,我马忽以停。


知尔不行意,春原芳草青。

并马出春城,摇鞭一相语。


杨柳遍西湖,应从何处去。

去去春萝好,行行朝雨寒。


路迷频勒马,尘起一弹冠。


宛转溪园出,依稀江路看。

谁识冠缨者,常投水石间。


春风吹大道,紫气照西山。


松径荒难度,杨枝乱可攀。

花气薰人似酒浓。
野桥东畔草茸茸。
睡余无事踏芳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