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半夜东风入桃李,杨柳烟深尘不起。
江南乍暖蜂满园,洛阳初晴花出市。
走马寻芳白面郎,回头巧笑人在墙。
病来多日废将迎,试命巾车作此行。
稻实满田秋事了,松阴堆径午凉生。
数山见我争倾盖,一水邀人请濯缨。
旷野久晴霁,月娥添夜明。
光浮渰水白,寒彻纩衣清。
颇复蓝关意,端为剡县行。
曲径新篁野草香,随风闪闪蝶衣忙。
柳绵飞堕点衣裳。
人在镜中怜影瘦,燕翻波面舞春长。
堤柳风前影瘦,池荷雨后香残。
高秋物色已阑珊。
落日孤烟微暗。
久冻馀趺坐,初晴偶意行。
花浓惭客鬓,酒薄胜人情。
野庙春旗动,山城暮角清。
冀北初秋暑尽消,无端风雨木萧萧。
野农罢饷还倾筥,贾客愁寒半挟貂。
雁碍浮云时缓度,草迎微露更先凋。
西风羸马出官亭,陌上行人问使星。
雁落野塘霜正白,鸦藏烟树柳初青。
幽峦路转通花坞,曲涧泉流入竹坰。
胸次悠悠天界宽,秋郊游衍可能欢。
礼星坛峻上梯石,阊阖风清下拂冠。
禅宫冷落僧空老,山木萧森岁欲寒。
青蜩金奏响翻枝,眼底炎凉又属疑。
筇杖未冲行蚁阵,野烟时续远林炊。
南山白石先声振,北海龙韬旧载归。
云物萧条阊阖风,炎凉相代岂相攻。
林庐苍莽还如故,岐路东西漫不同。
塞雁声闻寥廓外,游人身落醉醒中。
纪叙戒南景,吾土尚幽美。
野柽绿辞叶,涧草缀寒花。
巾车骛近郊,引瞩宛百里。
蝶怕花残舞更忙,随风柳絮斗轻狂。
寻芳客去马蹄倦,试酒人归衣汗香。
过雨千林舒翠叶,护田一水露针秧。
快提金勒走郊原,拂面东风醒醉魂。
好景流连天易晚,来朝更过杏花村。
三春万事都如梦,今日行春客思赊。
好雨偏能苏病骨,凉风似解逐轻车。
山中渐长鱼苗水,溪上新开龙爪花。
郊行二三里,四望皆村庄。
秋收禾黍尽,露冷林叶黄。
马前一老叟,独在田间忙。
黯淡云初敛,霏微雨复晴。
烧痕回野色,禽语尽春声。
駃駃山泉溜,欣欣木叶荣。
雨晴郊外共寻芳,细水交流注野塘。
花欲恋枝风不肯,柳才舞影日还藏。
转添老态难于健,看得闲时少似忙。
茫茫阡陌起黄埃,喜望片云衔雨来。
霢霂未施风不息,依然白日照楼台。
西郊穑事欲迎秋,旱魃肆凶犹未收。
卷地黑风吹雨散,稻花飘荡满天浮。
少日襟怀眇古今,凶年乐岁不关心。
自怜老去多忧国,白水田头问浅深。
扁舟随处泊,山影动清波。
柳惜春风老,花嗔宿雨多。
野棋惊鹤梦,僧磬答渔歌。
东郊野马烂氛氲,聊驾柴车问讯春。
远草绿沉烟雾里,高花红照绮罗新。
迎风柳占莺啼处,带雨泥融燕觜匀。
城东一簇野人家,门枕清流浅带沙。
篱角欲晴喧燕雀,门前过雨湿桑麻。
桥因春水三番断,柳碍东风一向斜。
柳下经行不碍□,莎平草软绿陂斜。
雨馀溪涧浅深岸,门外野棠红白花。
隔水明边知晚照,倚山尽处是谁家?
随他亭馆春皆好,拟看东邻果下车。
天亦自多事,一春劳应酬。
哺雏冲雨燕,唤妇出林鸠。
有累俱关抱,无生始断愁。
树末炊烟绿,人家住涧西。
风轻莺语滑,泥重燕飞低。
病渴怜新酿,闲吟忆旧题。
僧房梦初醒,随意得郊行。
茆屋炊烟白,梅花野水明。
酒旗摇日影,林鸟散春声。
羸骖乘暇阅山乡,风景无边眼力强。
千里稻云蒸大冶,一年梅澍积深塘。
虎狼窜伏天刑近,鸡犬舒徐日驭长。
千里飘零客,双亲喜惧年。
马嘶青嶂外,人望白云边。
要领知谁授,舒徐颇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