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阑珊花事春初去,雨过园林。
翠竹阴森。
尚有轻寒透薄襟。
嫩情天气寒仍在,暗数春程。
似阻山城。
已近飞花草乍生。
残寒犹滞东皇辔,花意迁延。
人惜囊钱。
冷落青帘酒市仙。
楼高望极斜阳外,乱叠云山,憔悴阑干,盼尽春光一半寒。
吹化搅絮东风恶,静閟悲欢,不上眉端,暗引湖波当镜看。
一帘疏雨溟蒙,暗尘轻傍幽阶敛。
横塘侧径,凌波小袜,应怜薄染。
燕觜芹香,马蹄花碎,记黏春感。
高楼西畔平栏北,天净如波。
云薄如罗。
白鹤峰前光几多。
云溪小像渟溪笔,貌等渔樵。
画比琼瑶。
好向瓯香馆里招。
去年此刻曾相见,略诉殷勤。
略解温存。
略有思量未当真。
玲珑亭子分三面,一面迥廊。
一面红墙。
一面栏干靠夕阳。
凄凉孤馆无人夜,醒也无聊。
睡也无聊。
梦隔银河听玉箫。
天涯听雨无人夜,点滴分明。
点滴分明。
不是家园一样声。
回思三五年前事,箫剑飘零。
词赋纵横。
博得人间薄幸名。
佳人满劝金蕉叶,夜玉春温。
别后黄昏。
燕子楼高月一痕。
春蚕昨夜眠方起,闲了罗机。
共采柔枝。
桑柘阴阴三月时。
晴采桑,雨采桑,田头陌上家家忙。
去年养蚕十分熟,蚕姑只著麻衣裳。
今生未必重相见,遥计他生。
谁信他生。
缥渺缠绵一种情。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
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
采桑度,春晚人行路。
今岁蚕丝大有收,时雨家家急农务。
使君来,问疾苦,山村父老嬉无语。
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
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
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
东风又送谁家去,蝴蝶身轻、几换花名。
莫怪应迟上耳生。
匆匆去也无端甚,忒怪无情。
凄清空馆身孤寄,药鼎烟香。
罗帕脂香。
病里鳏鱼奈夜长。
从来不识悲秋意,爱月登楼。
爱月登楼。
玉笛横吹天际浮。
仙山楼阁空中住,不作云车。
便上灵槎。
又跨青鸾弄彩霞。
荒沟流水秋萧瑟,老柳当门。
门掩黄昏。
手掐花梢月有痕。
候蛩无语残蝉噤,冷露侵阶。
屧印苍苔。
自古针神号夜来。
浮生已分成辜负,断简零篇。
锦瑟湘弦。
留得些些更可怜。
绵绵绮恨年时有,泪共花红。
酒共情浓。
往事凄凉一梦中。
婵娟总是伤心侣,误煞华年。
莫补情天。
小字分明唤杜鹃。
春来偏是恹恹地,瘦了蛮腰。
卸了云翘。
便不魂销意也销。
多生总为聪明误,花样娇羞。
水样轻柔。
团扇心情不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