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井乡聚散笑匆匆,岁月无情忽两翁。


灯火城南听夜雨,桑麻杜曲忆春风。


百花新意皆归燕,万里离愁独寄鸿。

乡心几梦海坛居,半老儒冠计未疏。


岸竹色侵春压酒,墙花香度晓翻书。


卜邻俎豆三迁后,负郭田畴二顷初。

客怀老去向谁开,白雪茎茎不用栽。


只有爱书馀习在,待携残稿过溪来。

研朱滴露月三更,见说群书作堵环。


君自苦于经传癖,不如借我去看山。

山是乌山落一支,径烦诗眼相亭基。


舞雩人在春风里,清坐不言山更奇。

山自西来玉作层,千峰住处一溪萦。


宜晴宜雨乍明灭,不是老天无十成。

默坐焚香尽自佳,莫随俗眼乱空花。


古今人物不相及,元只中间隔一些。

莫问秋风八月槎,一蓑欲老水之涯。


笔床茶灶肯同住,毕竟吾宗是作家。

终日看山自一奇,寒溪更与月相宜。


采芹人去夜岑寂,政是先生得意时。

竹外清溪溪外峰,谁搴薜荔采芙蓉。


所思渺渺隔何许,我欲从之骑九龙。

亭与樵岚一样新,诗书不受世间尘。


清风明月来无尽,不在溪山只在人。

手斸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


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长申直欲摛星斗,吐豪可以吞江山。
短檠分得青藜火,夜照宫墙数仞间。
开明后学日升车,千里文风一旦雄。
池上采芹摇水碧,帐中摛藻映纱红。
宜月宜风还宜雪,烟雨冥蒙景更宜。
说与客来休剥啄,先生长是倚阑时。
佳处知音若不多,似将俚耳听云和。
溪山无自不挂眼,亭乎亭乎如汝何。
觅得广文沽酒钱,便须归隐四山环。
岂无半幅鹅溪绢,貌取亭前一带山。
屋老知非一木支,待时胜似有镃基。
安知好事无来者,幻出新亭愈崛奇。
见说西湖又一新,小楼高阁巧相萦。
江山何待人妆点,堪笑吴儿不老成。
此中小住自为佳,无柰看山眼欲花。
把作西湖风物看,不争多否也争些。
屈指夫容次第开,典衣去买海棠栽。
溪边堪插荷花否,便可四时携酒来。
武夷山顶足仙槎,欲往从之天一涯。
具唤小舟酹三谏,向来我祖是通家。
野性于人投合少,惟山差与意中宜。
专留一榻为渠下,绝似陈蕃见稚时。
人道西南三数峰,虽云峭拔欠雍容。
嗟哉偃娈要何用,却学为蛇羞作龙。
眼中光景几回新,无限英雄一窖尘。
但说百年亭已老,不知曾有百年人。
老山代出买山钱,更贴前头碧玉环。
报答风光无一句,不知更看几州山。
侧畔颓垣且莫支,也须别相草堂基。
要知风月无边处,不著亭台更自奇。
洲墅楼前眼界新,杜园池馆更回萦。
是中一景偏真率,觉得溪山却浑成。
短帽轻衫亦复家,前村后陌柳初花。
不须多学舞雩兴,随分春光管领些。
年时桂子例先开,新岁芙蓉手自栽。
不惜一春风雨过,许多好事待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