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派明河色,寒源静且涓。
风回闻玉磬,月到晃银川。
觱沸流何所,包蒙道固然。
一壑人何去,孤琴只自横。
桂丛岩更古,松老径初成。
浴鸟红泉动,回龙紫雾生。
高还山作客,虚是竹为邻。
栋掠朝隮气,窗飞野马尘。
背城迷旧社,望洛吊残春。
日出半扉启,山空四壁光。
金縢馀训诰,缃帙是归藏。
客至蛛丝报,春回燕垒荒。
名家见说十年前,冠盖欣同锦绣筵。
帝里九重瞻汉阙,客乡千里乐尧天。
香浮磁瓮春倾醴,火热山庖晓斫鲜。
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盘。
三星罗户牖,北斗挂阑干。
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仿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地僻天偏厚,亭幽春自深。
横塘澄碧练,过雨沐青林。
百卉开将遍,纤埃寂不侵。
我尽野亭鸳水阴,平沙落日青枫林。
寒花烂熳不自爱,霜风一堕柴门深。
我来对此沉吟久,况是㠠山别离后。
亭占青山口,郊原四望平。
遥林连崦黑,白水隔田明。
翠麦波涛动,飞泉剑佩轻。
不敢寻诗怕雨催,须知挈榼为春来。
天公未放阳乌出,坐客何妨笑脸开。
寒食花光犹照眼,乱山云气欲侵罍。
乞得天公五亩春,暂抛手板著纶巾。
搴花露粉频沾袖,洗竹山光忽傍人。
金点流莺田幂幂,雪翘幽鹭水粼粼。
高着春山最蔚蓝,截然屹立白云端。
小亭为爱依青壁,野色当窗指点看。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云梦泽南古景陵,登临聚景在幽亭。
几重湛湛陂湖绿,万叠阴阴桑柘青。
插汉森森万丈扶,一亭危瞰汨江隅。
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
变化阴晴诗作料,招呼豪杰酒为徒。
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
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
广陵最佳处,堂与南山平。
慨然寄远瞩,溷浊为冰清。
冷官从无徒,犹阻窥朱甍。
野亭何处访仙翁,安乐风烟迥不同。
千里清泉来塞外,四时佳景出山中。
偷身暂逐禽鱼乐,放意翻成笔砚工。
路出烟村俗驾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依依壶峤草树变,蔼蔼海门烟火微。
日脚下时一雁度,风头起处双鸦归。
吾爱高秋亭上望,水风凉澹惬幽情。
山形左右互拱揖,海气旦暮多阴晴。
西畴农歌罢亚熟,北埭渔唱沧浪清。
二月池边景色好,天与人意相怡融。
鹅毛絮轻扬晴日,鸭头波暖摇青空。
幽鸟间关变新哢,高花乱旋飞斜红。
雨过黄梅夏将半,园亭清洒如山家。
白鸟窥鱼立闲暇,红蜓弄水飞交加。
垣衣重重长旧晕,萱草节节含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