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飘残红叶乱溪滨,多病翻怜作客人。
野鹤从来无可似,孤筇到处不忧贫。
天空雁断心同远,月晓梅初影自亲。
振衣辞帝里,归路指禅林。
胜地江山寺,澄明水月心。
卸帆烟浦近,鸣磬夜船深。
心地如今不动尘,大千境界百年身。
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
雪岭松筠为节操,石楼钟磬度昏晨。
天入千岩碧,林收曼古春。
静中深有境,险外绝无邻。
宦牒婴污色,禅关脱世尘。
蜀国相如最好辞,武皇深恨不同时。
凌云赋罢还无事,寂寞文园兴可知。
踏遍阇黎掷短藤,涅槃回首路层层。
寒山自礼千花塔,曹洞亲传五叶镫。
慧业有师真是佛,前生如我亦为僧。
晓上高峰破晓烟,室中老子衲中贤。
对谈移日无人付,乞与清风万壑传。
长记涪翁旧有言,太平清老世无贤。
而今一见高台面,遗烈真能赖得传。
一念落人境,世路分崩奔。
车轮战黄埃,荏苒还自昏。
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
住持传法者,自有祖家风。
一言决洪涛,四海云从龙。
横身六合外,万象皆虚空。
吴国前朝寺,悬知补处难。
岳云迎外度,海月定中观。
子去挥犀拂,吾当卖布单。
上方长老已寻真,禅室空存锡杖新。
自是屋梁留夜月,可怜飘泊系留身。
不识猫头笋,还思马祖山。
庭兰生旧茁,绷锦换新斑。
蕴玉争怀宝,登盘想饫餐。
弹指三生过,伤心一念差。
试标天上月,为种火中花。
粗识禅为味,初欣道有牙。
尘涨迷三鹿,桑枯厌八蚕。
徵心浑不见,问疾有谁堪。
坐待成风斫,应须立雪参。
黄鹤林中佛国,杜鹃花里仙山。
粗了一生事大,来从半日僧闲。
玄豹文章雾沐,老龙头角泥蟠。
莫恨青苔蹋破,要令红柿分残。
一念挂世网,平生误儒冠。
笑看蝇穴纸,坐待鲇缘竿。
薨薨醯酱瓿,岂识天壤宽。
禅客居山患不深,五峰幽绝杳难寻。
门前流水朝还暮,堂下闲云古复今。
月色有时依宴坐,秋声随处伴讴吟。
千年观一如,三日客同居。
只道清淮近,乌知浊世疏。
地穷初限橘,水富巧藏鱼。
向来缚虎正死急,今日看牛无可鞭。
我提审定之两印,十年勘尽诸方禅。
浙东西山好僧相,头目静如秋水莲。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载月船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证明台上玉炉烟,童子生云不计年。
对面飞桥架丹壑,此中别有一家山。
五花殿角片是间,又被红尘引出山。
第一山前聊驻马,几声鸡犬吠云间。
浓岚滴翠晓氤氲,洗我尘襟一二分。
归步怪来轻欲举,朝衣犹带北山云。
杖锡池边六月寒,一泓泉鉴漱琅玕。
直疑夜半天风起,吹落仙人沆瀣盘。
双树林间结草庵,拈花一笑拜瞿昙。
玄风橡栗餐亭午,堂下门徒且放参。
文声宫祉韵鸾和,素履冰霜凛节柯。
鹏翼扶摇惊斥鴳,凤翔寥廓舞灵鹅。
参玄问学渊源远,友许游从日月多。
禅外掩松扃,闲眠度岁阴。
雨侵香篆湿,苔长屐痕深。
水在铜瓶冷,云归玉磬沈。
传法仙城后,流名上国高。
游方缘渐契,无亦太忉忉。
灵岩山下草,今古几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