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满空寒雨度潇湘,楚水燕云道路长。


惆怅故人千里别,好传尺素过衡阳。

雁翅城南南雁声,朔风无尽夜凄清。


悬知万里阙河黑,欲下方塘一片明。

春雁不宿渚,夜飞鸣向舟。


三江惊始旦,二月重南游。


且复韬羽翼,谁能忘匹俦。

朝来出阁上帘钩,目断飞鸿泪暗流。


自是别离情思剧,不缘秋色解牵愁。

今朝才得见征鸿,羁客凄凉意万重。


数行若到江南去,好写平安向远空。

冬来荻老荷稀。
雁高飞。
不记东西,何处梦依依。

客馆迢迢梦不归,衰灯络纬作秋悲,咽空何处雁群回。


侧眼风沙昏敌骑,禁声冰雪犯重围,南云犹傍夜深飞。

伊兹春始,馀寒未融。


有雁哀鸣,过我房栊。


岂避南暄,眷此北风。

百年踪迹感飘蓬,兀坐萧斋听早鸿。


纸帐梅花孤客梦,月明几度换秋风。

竹影横阶月色凉,秋风淅淅洒衣裳。


惊心忽听南归雁,回首云山万里长。

匹马秋风道,荒山夜雨时。


音书如解寄,为报客行迟。

高旷平生志,艰辛老不移。


深秋如有恨,久客始能知。


归雁声何苦,中宵泪欲垂。

又值东风散柳丝,那堪嘹呖雁声悲。


春阴酿雨欲来候,旅夜怀人乍醒时。


我梦江南游未得,汝归蓟北究何为?


最怜禁阙蓬瀛里,松岛沙堤任所之。

芦花新有雁,四面水连天。
清净非人世,吾诗咏不全。
忽闻征雁落江城,孤枕无眠物候惊。
一舍青灯游子读,半窗明月乱蛩鸣。
轧咿未罢邻家织,萧瑟空翻阶叶声。
鸣雁萧萧下,寒灯故故明。
角声传细雨,云色渡高城。
兄弟无书信,乾坤有甲兵。
灯残孤馆独醒醒,断雁那堪此际听。
老去情怀浑似水,年来踪迹尚如萍。
一天霜月飞何处,千里关山想宁馨。
秋满长空月满湖,忽听征雁一声孤。
远来应解传书信,曾到雁门关下无。
北风夜泊芦花渚,篷底青灯雁啼雨。
水宿云翻路几千,更阑月落知何处。
风尘澒洞谁非客,怜汝南飞霜霰隔。
忽听轩前雁一声,春来何急使人惊。
若飞塞北谋栖止,的的关川万里程。
今年闻雁倍伤情,禾黍悲风忆故京。
啮雪总差持节使,渡河谁进报仇兵。
稻梁不复当时饱,砧杵空留月下声。
结阵寒云夕照斜,白蘋红蓼对江花。
多才似欲怜庄叟,作意长鸣度远沙。
寒烟暮雨度湘潭,嘹唳西风听不堪。
寄语虞罗休竞巧,为传边信到江南。
青海联翩几夜呼,萧萧雨雪暗伊吾。
闻声忽动经年忆,况复怀人一字无。
萧瑟燕山一叶秋,征鸿声断暮云流。
不知今夜长门月,多少班姬梦里愁。
知汝几时到,先令独客闻。
雨昏低度屋,风急乱穿云。
衡岳路犹远,吴江夜正分。
海国秋多雁,天空夜每闻。
可怜千片影,凄断万重云。
月冷声多苦,风高响易分。
孤鸿几日过长安,拖得春旗露未干。
应说边庭花信早,征衣初拟褪春寒。
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九月边庭无雁来,关门不逐雁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