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端居苦炎热,独卧多早寤。


微醉易成醒,起闻山雨度。


萧萧烦燠解,寂寂凉飙举。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馀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夜闻一霎两霎雨,春著村南村北花。


紫绵扑扑海棠藟,翠毯茸茸沙蒋芽。


游芳要非老者事,幽意自属山人家。

庭梧不隐响,秋入意萧条。


过雨喧天籁,高风会海潮。


寒侵知洒近,气豁想云遥。

枕畔花香半解酲,愔愔小雨洒帘旌。


自疑身在罗敷院,卧近春蚕啮叶声。

若无若有晚潇潇,一榻余香篆字烧。


怕忆忧欢十年事,只今切莫到芭蕉。

泄云霏栋宇,危叶堕霜枝。


忽忽时空晚,萧萧坐自悲。


竟无高枕兴,还有闭关宜。

枕上微闻点滴声,皇天有意救苍生。


虽然未作商家雨,已觉炎方暑气清。

江迥风连屋,庭喧雨到床。
寒声杂松竹,远势动潇湘。
幕燕翻应湿,林花落尽香。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
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
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
雨声来处冷萧萧,万木无风亦动摇。
恰似西陵船乍泊,坐听八月浙江潮。
愁云送腊楚天低,儿女关心路转迷。
家信尚悬千里外,客程遥隔万山西。
蘧庐托宿怜疲马,风雨残更听晓鸡。
计程两旬日,乘传二千里。
山川气候分,值此廉纤雨。
辇路敛轻尘,遥山渺烟树。
架上残书乱不收,短琴亦挂壁东头。
直愁沾湿无泥滓,尤恐堂㘭作水流。
草堂新构瓦难求,白日辉辉座上流。
世乱苦无王录事,夜来闻雨不胜愁。
海风吹屋乱疏更,花结灯昏背短檠。
暑避新凉知有渐,酒扶孤梦未曾成。
满帘都作芭蕉响,四壁时兼络纬声。
山斋道人梦魂清,梦中细响忽可听。
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
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
过山秋雨响临池,深夜书斋枕独攲。
正似篷船倚江浦,梦回牢落听潮时。
田家望雨今年少,水驿逢秋夜半闻。
更喜朝来晴未稳,山头着帽尽生云。
秋来便觉雨萧萧,凉入西风百虑销。
夜静竹窗声自起,昼闲松院影长摇。
苦无车马能来往,却有樵渔破寂寥。
雨声催我梦华胥,清气于人便有馀。
惟适之安非素隐,不容何病是闲居。
茶烟未了归真觉,香雾初横切太虚。
寒夜空山雨,声从远树来。
老怀浑木塞,痴坐只灰堆。
抖擞闲题句,团栾试把杯。
夜静时闻雨,山深远听更。
疏林声转永,孤戍景何清。
方册舒还卷,残缸暗复明。
迎风长簟,沉月高梧,雨声送夕。
去蝶销凝,啼花宛转灯晕色。
不少珠玉闲情,奈老来疏隔。
中春天气似朱明,翕翕炎威恼乱人。
一夜檐前天雨麦,晓来仍作本来春。
郊宫方社诗攸重,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梵铙声里纸钱风。
夜雨巡檐泻瀑声,窗虚灯暗旅魂惊。
思家非是无归梦,自信离人梦不成。
清溪浅可涉,朔气动原野。
数日与山别,残菊不盈把。
多病恒鲜欢,新篘谢杯斝。
田田荷盖雨声齐,楼蕊缤纷向晚迷。
树叶不愁点翠幄,秧针岂忆灌青畦。
密林有意通宵响,茂草无知遍地萋。
迢迢残梦太湖西,窗眼未明鸡已啼。
蕙草无香秋被冷,十年情绪雨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