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满腹秋风郁未开,一声清唳九天回。
人间儿女有痴梦,明月楼头独往来。
江北江南秋正骄,孤飞万里气方豪。
平生惯有冰霜翼,却笑东风燕雀高。
乘风发衡阳,徘徊此秋色。
不因寄书来,休误上林翼。
萧萧芦荻秋,水色净于雪。
西风吹雁群,点破寒江月。
五雁何翩翩,饮啄同清池。
失路在中道,饥寒不相知。
昔为八龙聚,今作四鸟离。
黄芦叶飐晚风轻,何事离群独自鸣。
云阔天高行已断,江湖遥忆弟兄情。
当年曾读鲍当咏,此日欣观崔白图。
紫塞月寒怜影暗,黄芦风急想声孤。
金源画马惟李早,亦有张圭善花鸟。
写生八雁芦渚边,眼中仿佛龙河道。
双飞双栖噰噰宛颈求其雌,大泽雪深一丈许,踪有缯缴将奚施。
随阳万里到潇湘,为爱江南足稻粱。
饮啄无虞心自乐,忘机多承水云乡。
几行疏影带斜晖,芦渚蘋汀正好栖。
何事奴鸣惊梦觉,平沙风露夜凄凄。
露下瑶天秋月明,宾鸿此日已南征。
一声嘹唳青云外,唤起江湖久客情。
来从紫塞力犹微,逐伴排行作阵飞。
任尔翱翔江海去,人间今日网罗稀。
理卷霜毛宿晚汀,旅魂应自绕秋冥。
西风莫搅蒹葭水,月苦沙寒易得醒。
秋风起,旅曲唱甘州。
动离愁。
雁书可有,声声唱晓,有人野眺猛回头。
渚云低压云山暮,烟素横空落日斜。
秋老江乡稻粱熟,一行征雁下平沙。
燕鸿南飞几千里,纨素写之不盈咫。
老翮风高剪断云,寒影日沉迷乱苇。
野烟著树淡微茫,山雨欲来秋满堂。
年去年来年复年,帛书曾达茂陵前。
影连蓟北月横塞,声断江南霜满天。
雨暗芦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
年去年来无定年,中郎何处有书传。
影横蓟北月连塞,声断衡阳霜满天。
雨暗荻花愁晚渚,露香菰米落秋田。
寒夜沙汀睡已成,雁奴翘首独深惊。
朝陵闲说燕王事,恨杀人间兄弟情。
江南春水拍天齐,鸿雁成行向北飞。
未必云山便相隔,秋风还带夕阳归。
飞来两雁不成字,偶得一滩相并眠。
南国江天秋欲雨,西风木叶夜如年。
八月望夜题此画,莲花漏冷秋沈沈。
仁人义士不可见,万叠好山千古心。
芦苇萧萧月明里,飞鸿正值秋风起。
今宵暂喜栖息同,明日茫茫隔烟水。
联翩羽翼映秋波,芦荻飘萧已厌多。
长笛一声归棹晚,江天目断奈渠何。
离离鸿雁群,渺渺水云国。
白雪剡川藤,玄香牧溪迹。
形真具生意,仿佛二百翼。
夜窗听雨话巴山,又入潇湘水竹间。
满渚冥鸿谁得似,碧天飞去又飞还。
草草书空不作行,相呼相唤过衡阳。
芦花月冷应无梦,啄尽寒沙一夜霜。
黄芦潇潇秋水寒,平芜绿断沙痕乾。
衡阳不为回峰止,分行并立江之干。
空苍万里云烟杳,溪凫野鹜知音少。
草草书空不作行,相呼相唤过衡阳。
芦花月冷应无梦,啄尽寒沙一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