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夔人壁栅未曾修,好事痴儿只浪游。


草树低迷风淅沥,於菟又在屋山头。

周天日月何曾住,大地山河只自磨。


不死者存人独耳,会令斧亦烂如柯。

中原离合数由天,百战关河血满川。


日月赤云占胜气,挂弓何处是祁连。

槿花朝发夕而萎,得失兴亡总一机。


古往今来磨不尽,人间公是与公非。

雪花白尽沔山头,咽咽冰澌沔水流。


不见将军阚如虎,行人犹指定功楼。

桔柏津头访昔游,夕阳衰草几番秋。


人心谁向忙中觉,天理须从定处求。

金谷人家大谬悠,春江自理送穷舟。


渔人拍手从旁笑,淡饭粗衣过即休。

去年灶妇饱而腴,今岁啼饥眼欲枯。


麦饭熟时犹远在,不多元气急须扶。

巴山深处一江流,好着藏书百尺楼。

断烟落日护林丘,三数人家屋打头。


见说春来寒更甚,补窗塞户胜防秋。

谁家柳系夜郎舟,半月风颠估客愁。


起候五更风脚定,安排篙楫放中流。

琴书澹泊古羲轩,花木幽闲汉绮园。


碧落青嵩无用买,湖光一曲道真浑。

金碧苍岩下,神光射斗箕。


豆灰浮琯后,梅花破冰时。


正是生申日,谁为寿卯诗。

身驾青牛老子车,行云来去自纾徐。


精神健好充黄野,骨法清真贯玉庐。


六十二年康节咏,五千馀卷玉川书。

汹汹风涛卒未清,便提小队按行营。


一言刑省朝歌盗,单骑恩怀渤海兵。


丰德自应通绿籍,长年何必饭黄精。

自卷朝衣濯雁湖,勋名籍籍在黄枢。


时闻走卒称司马,犹有群儿问大苏。


赴陇尺书驰鹤板,起家万石绾麟符。

当年指李记生辰,柱史疑为法报身。


鱼鸟泳飞南阁晓,风花经纬石林春。


手翻万轴谈无底,胸著千年汲愈新。

恢恢大仪中,扶立惟三纲。


国风怨以怒,王道荡无章。


栖栖鲁东家,秉笔修天常。

拍拍雁湖水,深深归雁亭。


雁归三四年,相伴湖水清。


燕私岂不乐,国尔终含情。

庭草如茵鹿养茸,体当生意属仙翁。


游龙不作千岩雨,却卷云根向洞中。

丰神玉雪更清温,胸次涵濡七泽吞。


闻道晚年偏好易,手探月窟足天根。

长鲸须向海波翻,泽雉何由肯畜樊。


步障连空鞋一屋,不如萧散半山园。

避人不必武陵源,荡有芙蓉溪有荪。


弄水浇花心自远,何妨酌客两三尊。

蔼蔼停云八表昏,终风吹雨泊天门。


系船东港缘壕去,落日牛羊下远村。

纷纷花片落车茵,点点苔钱衬屐痕。


造化生机浑不尽,又将新绿转春温。

起从通德里,出守巽岩州。


上相先声到,凶徒悍气柔。


鸿居新劳徕,鸟户旧绸缪。

往在黄枢府,璇题护两扉。


剪除当路棘,纫补坐朝衣。


风急操舟济,江空掷钓归。

间气生贤哲,斯文擅正宗。


咮鸣直是凤,时见恍犹龙。


信史传缃简,元勋在鼎钟。

杏花漠漠柳阴阴,仿佛前年礼殿深。


赖有诗书缘不尽,青灯细雨短长吟。

葆光悟老子说,游仙续景纯诗。
木钻可使石透,盘水犹严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