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许纹鱼弄水,一双花鸭眠沙。


静观只恐惊去,无语凭栏日斜。

迢迢江山上,万变纷起伏。


中闲崛奇多,忽此入平沃。


草对近或远,来去自凫鹜。

搆亭新著静观名,别酒逢君两度倾。


鱼鸟自循飞跃性,湖山应识滞留情。


花知爱客偏含笑,蝉为催诗巧送声。

风雨潇潇坐一亭,凝香寂寞对遗径。


燕鸠结舌频窥树,兰蕙藏春不放馨。


活水游鱼偏自得,满庭芳草为谁青。

亭子抛梁亦与诗,东西南北正相宜。


乾坤剩有三春意,花鸟那容一老私。


洒洒东吴新样制,殷勤多士见心知。

水月来相照,双眸老更清。


人间无限事,吾且坐吾亭。

岸帻虚亭晚,林风一洒然。


微酡诗懒赋,寂寞对湖天。

地僻人来少,春回花自深。


风光拈不尽,一物一天心。

碧玉斜连水半环,一亭刚占百花间。


投壶小醉三春景,解组新逢二老间。


白雨跳珠供酒盏,黑云堆墨拥湖山。

地偏心更远,卧起了无哗。


养拙从吾道,流年感物华。


读书余左氏,看竹但西家。

长啸向南纪,悽怆填我怀。


九原不可作,世路轻尘埃。


不见元礼风,空闻谪仙才。

日压茅檐醉拥蓑,静听寒溜奏云和。


深藏本自身全露,瞪视元知语不多。


紫府地严须一到,苍崖文古要重磨。

翩然逸想九霞间,仍是霓衣与鹿冠。


尘劫三山元自近,神官一字固应难。


云烟万瓦虹榱壮,冰雪千幢鹄辇寒。

群动日扰扰,何由止嚣烦。
我心一以静,庶或澄其源。
天高四山寂,日落孤云骞。
两傅名藩事巳非,府中懿范见应稀。
金枝重系兰苕在,风雨龙丘有□归。
一秋风日今日好,我向山中看白云。
观水亭前初送客,听松楼下又逢君。
放翁健笔何难试,公瑾醇醪本自醺。
有时检点旧闲游,出岫行云野渡舟。
蓦地静中消息好,夕阳西下水东流。
一间虚空自女然,何必是仙更问禅。
仪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长空一望如水碧,泉涧幽幽风淅淅。
惊人暑退寒渐生,蓼染春红映素壁。
春去人间日正长,天工催促绿阴忙。
古槐高柳争新意,自是无人知底凉。
东风万物皆舒畅,野色溪光无尽藏。
谁唤春来春不知,草自青青花自放。
我无官守无言责,自倚栏干时一拍。
只因冷眼看破来,笑杀时人空擘画。
一间虚室自安然,何必求仙更问禅。
尽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静观打透两重关,无静无观总一般。
须信静时非境静,从知观处是心观。
香到梅梢岁又还,老天春事不曾闲。
酸风冻雪侵重户,僵卧长松独恃顽。
万缘一息丝不挂,一个闲身煞潇洒。
静中有味淡如如,哑子得梦难为话。
君官近九列,我画将二米。
不虚五年别,胜进各如此。
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梅边石。
吾闻小中可见大,莫看须弥芥子外。
小作盆池儿戏情,累石为峦青一带。
幽花细树缀其间,五岳三湘适意会。
君不见通都荡荡开九逵,肩摩毂击人争驰。
危楼百尺独高卧,下看胶扰无休时。
又不见沧江茫茫与天远,轻舟出没风涛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