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归去。
一叶扁舟,却问归何处。
衰柳不成行,冷落蒹葭浦。

向生绡托兴,缥缈襟期,刊落尘缘。
异境无人到,望瑶岑矗笋,玉井开莲。
冷光半湿幽翠,烟影散虚坛。

学会徐熙笔法奇,浓磨翠屑衬胭脂。


武陵溪上神游熟,写得春风小折枝。

道人小葺柳边庄,三径西风逗晚香。


按谱秋葩班异品,堂堂正色御袍黄。

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


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小小茅茨住碧山,柴门无客昼长关。


移家更入云深处,城市终年不往还。

重重绿树护清溪,欲觅知音路转迷。


布袜青鞋吟未了,又随野色过桥西。

晓起畦丁送,长斋思益清。


平生耽此味,厌说五侯鲭。

落落长林水一湾,绿阴多处白鸥闲。


畏途尘满无心踏,独坐船头看晚山。

扁舟只隔五湖东,红树青山万里通。


回首白云闲似我,却疑人在水晶宫。

关河冻初合,云物岁已晚。


纡辔鸡鸣树,怅望羊肠阪。


徘徊不能度,风高马毛短。

东谷先生谷水东,黑头归去五云中。


门前五柳今如许,不负陶家有祖风。

树背殷勤祝岁华,短锄将雨护春沙。


朝来省识丹青意,留取堂中日日花。

素练秋高草树枯,来从东海势应孤。


即看一击还千里,更爱凌风不受呼。

中山紫翠护层层,合起高楼对雨凭。


爱汝一双花底鸟,为春啼杀海裳陵。

天池咫尺候龙飞,荇带荷钱出水肥。


神物自应多变化,长竿空傍钓鱼矶。

巫峡荆门不可寻,坐怜孤嶂动云林。


夜寒或与蛟龙斗,秋暝应闻虎豹吟。


千岁茯苓山下老,一时丝蔓雨中深。

我观于河,其鱼维鲭。


岂有泼泼,而困于笭。


我观于河,其鱼维鲌。

九华日照绿杨川,三峡云深瀑布泉。


安得草衣骑白鹿,碧桃花底访神仙。

五日十日一水石,此言虽工盖其迹。


请看天地开辟初,炼就日魂镕月魄。


贵人费尽数寸管,中有江湖万里客。

老树交加叶半空,山禽各各岭东风。


披图指点春消息,欲为罗家一折中。

绿树森森野照明,荷风荡漾布帆轻。


幽轩坐睡非难觉,只欠黄鹂三两声。

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涧水清何极,山云本自深。


苑亭终日坐,谁识此翁心。

瑰石怪而奇,古木秃而瘦。


翛然着此君,天地得三秀。

烟暝起,雨疏来。
溪树阴都合,岩花湿更开。
安得身闲似鸥鸟,尽情飞去复飞回。

云渺渺,水依依。
人家春树暗,僧舍夕阳微。
扁舟一叶来何处,定有诗人放鹤归。

满身云湿出滇河,九折羊肠抹电过。


天厩飞龙今百万,尽渠饱卧夕阳坡。

一枝新雨带啼鸠,唤起春寒枝上头。


说与朝来啼太苦,洗妆才了不禁愁。

扬州旧梦隔天涯,曾醉春风阿那家。


幽鸟岂知人事恨,依然啼杀野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