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间无数玉森森,渐觉春随雪意深。


山下地偏人迹少,野禽能识岁寒心。

白苇枯荷两岸霜,水禽相恋水云乡。


人间手足情何似,落日秋原引睇长。

曾移蔬甲课园丁,爱嚼霜根养性灵。


独有画工知此意,能将风味入丹青。

西风吹彻桂花秋,欲去珍禽不自由。


无限人间离别意,海天明月照高楼。

王门无事足幽探,为赋新图句不堪。


莫听雁声思故里,筒中盘谷似江南。

苍山老木涧声长,入眼分明似故乡。


把酒赠君东郭路,不堪心逐雁南翔。

十道江淮转运难,指麾能事说新安。


年年有约欢相见,席上离歌不用弹。

翠筱娟娟古木秋,山林

苍山茅屋岁将阑,一卷黄庭读未残。


落叶暗桥何处客,杖藜来听水声寒。

黄鸟飞飞绿树低,望中疑是上林西。


君王不受珍禽献,一任空山自在啼。

草阁最宜秋,况对丹枫渚。


翛翛麋鹿群,谁宾复谁主。

爱此玉泉水,携琴访翠微。


入城山下路,一任旱尘飞。

㶁㶁涧中泉,依依道傍柳。


塔院午钟声,随风出山口。

山中秋已老,佳色见亭亭。


独历风霜苦,全羞粉黛形。


松篁同晚节,蒲柳胜先零。

执手河桥畔,长亭野望通。


离觞分若下,客棹向娄东。


茂树含风远,流云堕地空。

白雁悠悠水满塘,柳阴芦叶似人长。


拂图仿佛清溪上,斜日渔村驻野航。

篱下分披绀叶长,枝间凉缀紫团香。


已应风味堪登谱,更着丹青与擅场。

一夜溪山雪,乾坤似玉壶。


卷帘孤坐处,佳境入诗无。

绿阴桥下水潺湲,手弄春杯卧看山。


北渡又从尘里去,披图真羡野翁闲。

马足车尘到处通,等闲桃李即争红。


花时未免人来往,多少楼台烟雨中。

建康姑孰雪飞时,庾亮楼中坐赋诗。


春送一枝钟阜早,江头南望寄相思。

春到东岩万玉斜,青毡寒映广文家。


冰枝把赠罗浮色,认是江南第一花。

三江江口水如油,藤帽棕蓑又几秋。


我有尺书何处寄,思君只在木兰舟。

吹罢鸾箫斗柄高,旧人惟有薜阳陶。


翻思十载扬州月,曾照船头白锦袍。

钿阁日笼明。
湖山点黛青。
嫁东风、初费娉婷。

秦秦何处乐,独自托孤枝。


玉粒知无分,清风也自戏。

明月二千里,清风一万竿。


相思写不得,写出梦来看。

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围。


却向后宫深院里,一枝闲自理金衣。

春浓不放小禽栖,白发冲冠向晓啼。


帘幕半开人未起,楼台风暖日犹低。

古木槎牙知几年,一丛修竹翠依然。


空山莫道多寥落,自有春风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