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末渺何许,江海思悠哉。
垂杨又见春碧,归梦入奇怀。
为问渡头老子,可借一帆风利,舟楫待君才。

十载江湖,已负却、垂纶初意。
怎便得、浮家泛宅,苇芦丛里。
雨笠烟蓑看浩渺,青山红树忘醒醉。

雨中春树人家,画图省识荆关意。
黄尘净洗,青山淡写,绿烟如幂。
残冻犹凝,嫩晴乍间,养花天气。

姑射下天坛,天空鬓影寒。


雪深归路迥,独自跨青鸾。

水榭山窗面面同,縠纹波起鲤鱼风。


溪头艇子林间泛,来往能无避俗翁。

荒荒野日低,漠漠江云冷。


乔林延暮光,澄波浴秋影。


高人千载怀,乾坤一渔艇。

天连翠障开,雨挟银河泻。


中有澹荡人,于焉结茅舍。


朝渔曲水滨,暮猎平林下。

水天台榭隔尘寰,小阁弘开对远山。


高士信非名利客,悠然心与白鸥闲。

九月霜清柿叶稀,芦花深处见渔矶。


等闲和得沧浪曲,不管人间是与非。

烟波万顷水茫茫,回首衡阳道路长。


天阔霜寒秋欲老,西风云外自行行。

抱琴随处觅知音,谁识离骚万古心。


行到溪山幽绝处,细听瀑布涤烦襟。

林木萧萧积雨馀,西风凉早入郊墟。


柴门半掩无人到,四壁清灯一卷书。

杖藜步步踏琼花,十里山村一径赊。


堪笑王猷竟痴绝,不逢安道遽还家。

抱琴徐步白云深,路入长松十里阴。


屐齿莫嫌苍藓涩,纷纷城市少知音。

烟树云林半有无,水光山色远模糊。


长江一片潇湘意,都落房山水墨图。

雨馀岚翠湿秋山,罨画楼台紫翠间。


白鸟不飞波不动,夕阳江上几人还。

四面青山作近邻,松阴茅屋静无尘。


萧然有客推窗坐,谁识闲人是道人。

亭敞轻阴望远潮,有人彩鹢驾兰桡。


侍儿惯弄潇湘水,横笛一声入汉宵。

叠嶂多秋色,柔风木叶飘。


忘机于治乱,得趣在渔樵。


似赴村前黍,还闻楼外箫。

一笔数株柳,似麻又似帚。
两笔几点山,疑雨复疑烟。


潇湘洞庭邈千里,近在深芦短苇边。

去冬冬雪十年稀,裹树埋山太笨肥。


宁似玉颜春雪样,和烟带雨故依依。

目光闪电气冲霄,几度悲鸣夜寂寥。


万里沙场风飒飒,将军谁是霍嫖姚。

白云滚滚扶山起,碧藓离离着地匀。


赴陇鹤书天外远,草庐空老读书人。

水气腾腾浮草阁,山光冉冉落楸枰。


不知此地谁为主,招得幽人有胜情。

江水江蒲随路转,山云山树逐人来。


青春不负骑驴客,恰待鸟啼花乱开。

烟树半村墟,青山日将暮。


看山尚不归,期尔孤舟渡。

阵飞鸣急趁斜阳,避弋南来足稻粱。


江月夜深江水净,一声何处是潇湘。

何处闻笛声,前院柳条弱。


不识春闺心,高楼咏芍药。

深院梧桐落,前檐试澹妆。


玉簪敲砌竹,明月夜如霜。

木叶乱脱飞银涛,馀皇箫鼓何嘈嘈。


郎今莫渡且归去,灵岩如屋苍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