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绿色吴笺覆古苔。
濡毫重拟赋幽怀。
杏花帘外莺将老,杨柳楼前燕不来。

梦想当年姚魏家。
尊前重见旧时花。
双檠分焰交红影,四座春回粲晚霞。

蜀锦吴绫剪染成。
东皇花令一番新。
风帘不碍寻巢燕,雨叶偏禁斗草人。

只有梅花是故人。
岁寒情分更相亲。
红鸾跨碧江头路,紫府分香月下身。

万点胭脂落日烘。
坐间酒面散微红。
谁教艳质撩潘鬓,生怕朝云逐楚风。

相府潭潭数十重。
入门马上气如虹。
俨然端坐黄堂上,忧国忧民俯仰中。

苒苒萋萋雨后村。
芳尘不到五侯门。
曾随晓泪撩诗思,又向春风入烧痕。

露冷霜寒百卉腓,容光来与菊花期。
雪香睡足青春梦,晚节随时始衣绯。


流水远,夕阳迟,秋山敛黛让晴晖。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

比屋烧灯作好春。
先须歌舞赛蚕神。
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

晓起轻寒别绣帏。
庭前薄露润芳菲。
怜娇叶底莺声软,选艳枝头蝶绕飞。

冷怯西风扑鬓丝。
寒砧画角雁归迟。
试观皎洁天边月,又向蓬窗照别离。

晴翠双笼秋水溶。
盈盈十五学盘龙。
丰姿明靓梅英月,心业温和兰叶风。

淡日微阴八月天。
犹多好景曲池边。
白萍花冷波三面,红藕香残玉一肩。

庭树声清秋意生。
西风吹恨入银屏。
十年行止如丝缚,三载情怀空泪倾。

倦理牙签启绣帏。
碧天如洗片云飞。
桐孙影瘦临风直,桂子香清着露肥。

桐子纤纤落地轻。
一年容易又秋成。
芙蓉犹自多芳韵,蛱蝶何因太瘦生。

为惜名花岂是诬。
愿移明月照区区。
相逢疑是三生石,欲买愁无十斛珠。

懒越温柔醉越娇。
烛光花影漾红潮。
坐来渐觉心肠软,忙里偷将眼色抛。

午睡初醒眉晕重。
凉飔吹过景阳钟。
玉阶芳树凋秋后,金屋朱颜老镜中。

摇兀单车出禁城。
西山浓翠马头迎。
秧针刺水青于染,柳浪翻风绿渐成。

白板桥西小径幽。
桑阴微雨听鸣鸠。
炊烟隐隐三椽屋,云水蒙蒙一叶舟。

一桁帘衣掩碧窗。
年来芳草满池塘。
题诗蕉叶痕应在,过枕梨云梦渐忘。

酿雪云痕漠漠平。
幽居深巷少人行。
围棋黑白争先后,记日丹黄判雨晴。

剪水轻阴掩画楼。
愔愔凉意上琼钩。
黄姑怜我经年别,紫燕窥人两鬓秋。

过雨苔痕玉座春。
断碑谁证赤阑神。
野僧敲火煨残芋,词客停桡荐渚蘋。

淰淰柔波拍舵鸣。
小诗都半客中成。
新丝上市喧人语,香稻连畦晒晚晴。

记遍重山复水程。
小阑干划玉钗轻。
梦随楚角微茫转,愁与江潮往复生。

天后灵旗海上词。
频年罢赛已堪悲。
楼船来去知谁主,绕树饥乌近亦稀。

高会轩然水起波。
庐山灵秘更巍峨。
石淙千丈清秋寂,枫叶一林晚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