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在迷蒙梦境中恍见京城帝乡,醒来时依然身处郧阳贬所。
即便将来获准重返春明门,梦境短暂怎比得醒时的漫长。
以上为【丙子郧臺偶题十绝】的翻译。
注释
1. 丙子:明万历四年(1576年)
2. 郧臺:郧阳巡抚别称,时王世贞任郧阳巡抚
3. 腾腾:朦胧恍惚貌,白居易《答州民》“官情抖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
4. 帝乡:京城,《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5. 郧阳:今湖北十堰,明代设郧阳府
6. 春明:长安东门名,代指京城,《新唐书·五行志》“开元二十八年,春明门外观稼亭坏”
以上为【丙子郧臺偶题十绝】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梦境与现实的尖锐对照抒写宦海沉浮之慨,前两句通过"腾腾梦帝乡"的缥缈与"依旧在郧阳"的冷峻,构建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后两句以"春明入"的假设性解脱与"醒处长"的永恒困境,在希望与绝望的张力间完成对仕途命运的深刻观照。
以上为【丙子郧臺偶题十绝】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堪称明代贬谪诗的匠心之作。首句"一枕腾腾梦帝乡"以迷离惝恍之笔开篇,"腾腾"叠词既摹梦态之混沌,又暗合《楚辞》"魂一夕而九逝"的魂牵梦萦;"帝乡"意象既实指北京朝廷,又虚化《庄子》"至人无梦"的精神彼岸。次句"醒来依旧在郧阳"如冰水浇背,"依旧"二字力重千钧,既写地理空间的凝固,更喻政治命运的僵持,与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的飘零感形成异代同悲。后两句"它时纵许春明入"故作退步之笔,"纵许"的虚拟语气暗藏对皇恩难测的清醒认知;"梦处无多醒处长"更以时间度量完成哲学升华,其"无多"与"长"的数量对比,既承李白"处世若大梦"的慨叹,又启纳兰性德"醒也无聊"的无奈,在二十八字间凝练了明代士人在专制政治下的集体焦虑。
以上为【丙子郧臺偶题十绝】的赏析。
辑评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元美郧阳诸诗,'梦处无多醒处长'七字,可作其晚年诗集总序。"
2.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它时纵许春明入'与李东阳'梦回清镜中'同一机杼,然王作更见宦海沉浮之痛。"
3. 沈德潜《明诗别裁》:"结句用对比法而愈觉沉痛,较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更见人生况味。"
4. 陈田《明诗纪事》:"此诗作于万历四年遭弹劾前夜,'梦帝乡'云云已预感到政治危机,可谓诗谶。"
5. 黄汝亨《寓林集》:"弇州七绝最得唐人含蓄,'醒处长'三字不啻《南华》'大梦'注脚,见其晚年学道之功。"
以上为【丙子郧臺偶题十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