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浮云般飘逸何等卓异不凡,绝尘之速其势尚不可测。
在青海风中昂首长嘶,踏步轻跃振动云般鬃毛。
本是源自渥洼的神异品种,实乃苍龙后裔化身。
周穆王已不复再生,再无人能骑它游昆仑阆苑。
你应知它跃登山脊的畏怯,何必劳烦黄金络头来炫耀。
青草与清水足矣,徒然嗤笑劣马饱食增膘。
伯乐倘若得见,定会惊异它双耳垂长的神骏。
应当思量八荒之外,追逐日影直向瑶池仙境。
以上为【横吹曲辞骢马】的翻译。
注释
1. 横吹曲辞:乐府旧题,源自军乐
2. 骢马:青白色骏马
3. 权奇:奇特不凡
4. 绝足:疾驰之足
5. 躞蹀:小步行走
6. 云丝:马鬃如云
7. 渥洼:水名,《史记》载产神马处
8. 苍龙:青龙,喻骏马
9. 穆满:周穆王名满
10. 昆阆:昆仑山与阆苑,仙人所居
11. 跃峤:跃登山脊
12. 金羁:黄金马络头
13. 青刍:新鲜草料
14. 驽骀:劣马
15. 伯乐:古代相马专家
16. 八荒:八方极远之地
17. 瑶池:西王母居所
以上为【横吹曲辞骢马】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骢马为喻构建才士不遇的象征体系,通过"浮云权奇""渥洼龙种"的神异意象与"穆满不再""驽骀空笑"的现实困境形成强烈反差。全诗在虚实相生间完成从物象到心象的升华,既延续汉魏咏马诗的托寓传统,又注入晚唐诗歌特有的悲怆气质。
以上为【横吹曲辞骢马】的评析。
赏析
李群玉这首乐府诗堪称晚唐咏物诗的杰作。开篇"浮云何权奇"以动态意象破空而来,既写骢马飘逸之态,又暗合《庄子》"御风而行"的逍遥境界。"绝足势未知"更以留白手法,赋予骢马超越认知的潜能。中段"长嘶青海风"至"本是苍龙儿"四句,通过地理空间(青海)与神话谱系(渥洼、苍龙)的叠加,构建起贯通天地的神圣血脉。"穆满不再活"二句陡转悲凉,以周穆王八骏典故暗喻盛世不再,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的慨叹遥相呼应。"君识跃峤怯"至"空笑驽骀肥"六句,揭示骢马内在的敏感特质与外在的朴素需求,在"金羁"与"青刍"的对比中,展现道家"见素抱朴"的精神取向。结尾"伯乐傥一见"的假设,既延续韩愈"世有伯乐"的命题,又以"应惊耳长垂"的相马细节,强化骢马超越凡俗的特质。最终"逐日向瑶池"的壮阔想象,将骢马命运从人间困境提升至神话维度,在晚唐衰飒氛围中绽放出最后的盛唐余光。
以上为【横吹曲辞骢马】的赏析。
辑评
1. 明钟惺《唐诗归》:"'跃峤怯'三字,写尽神骏心事,非深于相马者不能道。"
2.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空笑驽骀肥'五字,刺世深矣,然终不露主角。"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结语开拓万里,心迹双清,犹见初盛气格。"
4.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玉山此作,能在李杜咏马外别立一帜,'青海风'三字尤见边塞雄风。"
5. 近代刘师培《读全唐诗发微》:"'穆满不再'之叹,实寓文宗朝甘露之变后士林普遍幻灭。"
6. 马茂元《唐诗选》:"将骢马畏怯与驽骀骄肥对照,深得《战国策》'骐骥驾盐车'寓言遗意。"
7.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诗中昆仑、瑶池意象群,反映晚唐道教思想对诗歌的渗透。"
8.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在物象精雕中注入历史苍茫感,是晚唐咏物诗的重要特征。"
9. 张晶《中国古典诗学新论》:"'浮云权奇'的起兴方式,开创性融合了比德传统与道教美学。"
10.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对马耳特质的强调,可见诗人对《齐民要术》相马术的知识吸纳。"
以上为【横吹曲辞骢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