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墙西院的竹影交错倾斜,
独坐至芭蕉叶上初升月华。
何处尘埃弥漫,春试骏马?
壁间青苔漫掩,旧日题诗。
一碗糙米饭,我欲终老此间;
万里长风势,你当纵横驰骋。
偶有樵夫歇担暂憩,
晚凉松荫下,对弈一局残棋。
以上为【忆世卿廷实用寄景阳韵】的翻译。
注释
世卿廷实:指作者友人林光(字世卿)与李承箕(字廷实),皆陈献章弟子
景阳韵:依南朝齐谢朓《和宋记室省中》诗韵(景阳为南朝宫楼名)
脱粟:仅去壳的糙米,喻清贫生活
万里长风:化用《宋书·宗悫传》"乘长风破万里浪"
羁:本义马络头,引申为束缚,此处反用为"纵驰"之意
以上为【忆世卿廷实用寄景阳韵】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隐逸场景与壮怀思绪的对照,展现陈献章"自然为宗"的哲学境界。前两联以竹影、蕉月、苔壁构建静观天地,后两联借脱粟、长风、残棋勾画人生取向。"春试马"与"旧题诗"的时空错位,"万里长风"与"松下残棋"的动静反差,形成多重张力。尾联樵夫意象既写实又象征,暗喻超越世俗价值的自然生命状态,完美呈现了白沙心学"静中养出端倪"的修行境界。
以上为【忆世卿廷实用寄景阳韵】的评析。
赏析
诗歌在空间建构上极具匠心:横向的"东西垣竹"与纵向的"芭蕉月上"构成十字坐标系,"尘蒙春试马"的动景与"苔没旧题诗"的静景形成时空叠印。颈联以"一杯脱粟"的微观具象与"万里长风"的宏观气象对举,揭示出作者安贫乐道与寄望友人的双重情怀。尾联樵夫歇担的日常场景,经"松下一残棋"的点化,升华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图景——松树象征坚贞,残棋隐喻未竟之道,共同构成白沙心学"以自然为宗"的意象体系。
以上为【忆世卿廷实用寄景阳韵】的赏析。
辑评
明·张诩《白沙先生墓表》:"先生之诗,冲淡自然,如天籁自鸣。"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七:"公甫(陈献章)诗杂仙心,妙合自然,如'晚凉松下一残棋',足见邵尧夫、林和靖遗韵。"
近代·陈三立《散原精舍诗话》:"白沙此作,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壁间苔没旧题诗'七字,写尽古今兴替。"
现代学者章继光《陈白沙诗学考论》指出:"诗中'樵夫'形象超越传统隐逸符号,成为体道者的普遍象征,这是白沙对古典诗歌意象的重要开拓。"
以上为【忆世卿廷实用寄景阳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