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几丛修长竹竿环抱着书斋,
意兴超然快乐绵长有余韵。
午枕酣睡时窗牖一片寂静,
清风来回穿梭自行翻动书页。
以上为【题王岩起乐斋三首】的翻译。
注释
王岩起:南宋官员王纲字岩起,与诗人交游
乐斋:书斋名,取《论语》“乐在其中”意
修竹:细长竹子,象征君子品格
翛然:超脱自在貌,语出《庄子》
午枕:午睡用的枕头,代指午休
清风翻书:化用李白“春风拂槛露华浓”意境
以上为【题王岩起乐斋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创作于南宋初年,体现理学家“孔颜乐处”的精神追求。全诗以“乐”为诗眼构建三重意境:首句“修竹拥斋”以物象象征高洁品格,次句“翛然乐馀”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后两句通过“午枕酣眠”与“清风翻书”的动静对照,展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诗中“清风翻书”的细节既写实又富哲理,暗喻自然与人文的无声对话,与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理学观形成诗意呼应。
以上为【题王岩起乐斋三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艺术特色在于三重“自然”的完美融合:物理自然(修竹-清风)、人体自然(酣眠)、文化自然(翻书)在书斋空间中达成有机统一。诗人巧妙运用通感手法:“窗寂寂”以听觉写静境,“清风翻书”将触觉转化为视觉意象。尾句“自翻书”的“自”字尤见功力,既写风的自主性,又暗含《中庸》“率性之谓道”的理学精义。这种将日常生活诗化为哲学观照的笔法,正是宋代理学诗“即事即理”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题王岩起乐斋三首】的赏析。
辑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屏山(刘子翚)此绝,有击壤体风致,理趣盎然”
明·胡应麟《诗薮》:“刘子翚《乐斋》诗‘清风来去自翻书’,眼前景道得透脱”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理学语作诗,最难不腐,此首偏能清丽”
以上为【题王岩起乐斋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