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千万山,脱换布桂景。
影落罗浮春,脉发大庾岭。
融液结旋窝,柔茂豁深境。
轩然峙众岭,巨舶系风碇。
浮沉波浪皱,踊跃鱼龙并。
累累花萼敷,款款蝶蜂竞。
排云三两星,异质秀而颖。
相望子午宫,乾坤气中正。
顾盼出穷林,颇觉仪卫盛。
颙颙相拱揖,未肯争负胜。
或如蜂露珠,点点成圆净。
或如母浦儿,留恋出天性。
或集若燕会,或雄若驰骋。
或齐若姻娅,或落苦退屏。
危冠俨嗟哦,舞袖纷掩映。
桓桓隶排衙,冉冉僧露顶。
山灵在何许,俯仰增畏敬。
洪荒谁铸陶,会我心中镜。
平生首立念,真宰秘休命。
但营不食地,薄德奚足徵。
相携二三子,语下心即领。
纭纭物归根,法眼生虚静。
翻译
东南千万山峦渐次变幻,铺展桂地美景。
春色笼罩罗浮山,山脉发源于大庾岭。
泉水融汇成漩涡,柔美草木掩映幽境。
众岭巍然耸立,如巨船系于风中石碇。
山浪起伏如皱纱,峰峦踊跃似鱼龙并行。
繁花累累如萼片舒展,蝶蜂从容竞逐。
三两山峰如星斗排云,秀异挺拔似玉簪。
遥望子午方位,天地正气充盈其中。
环顾走出深林,惊叹山势仪仗森严。
群峰恭敬相揖,不争高下胜负。
有的如蜂巢露珠,圆润晶莹;
有的如母子依偎,天性眷恋;
有的如燕聚盛会,有的如骏马奔驰;
有的如姻亲并列,有的如隐士退屏;
有的如高冠者吟哦,有的如舞袖掩映;
如威严衙役列队,如缓步僧侣露顶。
群山环抱城池,联络万家井邑。
如将星坐镇中军,兵马肃然安定。
撩衣尽情登临,老迈忘怀疲病。
山神何在?俯仰间心生敬畏。
洪荒谁铸此景?照见我心中明镜。
平生坚守初心,天道秘藏美善。
若求不劳而食,薄德岂能相应?
携手二三知己,妙语心领神会。
万物纷纭归根本,法眼观照生虚静。
以上为【登众岭用子翼韵】的翻译。
注释
子翼韵:疑指唱和友人(子翼)诗作韵脚。
罗浮/大庾岭:岭南名山,大庾岭为五岭之一。
子午宫:代指南北向山脉走势,暗合风水“子午中线”。
乾坤气中正:化用《易经》“刚健中正”,喻天地正气。
仪卫:拟山峦为帝王仪仗。
不食地:语出《易经·颐卦》“不耕获,不菑畲”,指不劳而获。
法眼:佛家语,指观照真理的智慧。
以上为【登众岭用子翼韵】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雄浑笔触勾勒南岭山脉的磅礴气象,融汇理学观照与山水审美。全篇以“登览”为线,通过“巨舶系碇”“鱼龙并跃”等奇崛比喻,将静态山势转化为动态宇宙图景;更以十六组“或”字排比展现山形百态,暗合《诗经》重章叠句之法。末段由实入虚,从山水之境升华至“法眼虚静”的哲思,体现明代岭南诗派“以理入景”的创作特色,既承宋代理趣诗余韵,又开明清山水诗新境。
以上为【登众岭用子翼韵】的评析。
赏析
诗作开创“以山为经,以理为纬”的双重结构。前半部极写山势之奇:以“巨舶系碇”喻山岳稳静中含动势,“鱼龙并跃”化山脉为生灵,在“蝶蜂竞”“花萼敷”的纤丽点缀中,构建刚柔互济的山水画卷。后半部转入哲学观照,“颙颙拱揖”拟人化群峰,暗喻儒家秩序;“母浦儿”等比喻则渗透道家自然观。最终归旨于“法眼虚静”,既呼应宋儒“格物穷理”思想,又融入禅宗“明心见性”智慧,形成三教合一的审美境界。全诗五言古体一气贯注,炼字精严(如“脱换”“豁”字激活山势动态),在明代复古诗风中独树一帜。
以上为【登众岭用子翼韵】的赏析。
辑评
黄佐《广东通志·艺文志》:
“南川(林光)诗得白沙之蕴,如《登众岭》诸作,山川罗列胸次,理趣浑成自然。”
屈大均《广东新语·诗语》:
“林南川登大庾岭诗,气象雄莽而句锤字炼,岭南诸子中最近古调。”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七:
“南川受学江门,其诗往往带性理语,然《登众岭》一长篇,刻削奇险,直追昌黎。”
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南川此诗连用十六‘或’字,从《北山》诗化出,而险怪过之,岭南山川之助然也。”
以上为【登众岭用子翼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