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枝上杜鹃鸟催发行舟,柳条偏系住离情别绪。
片云携雨笼罩愁城。
难忍这明月清夜,寂寞映照南檐。
莫学谢安隐居东山,风雷已助鹏鸟远征。
功成之后来伴赤松子同游。
那时再寻鸿雁伴侣,杯酒欢会如繁星。
以上为【临江仙 · 次韵尚书兄送别】的翻译。
注释
1. 尚书兄:指李弥逊族兄李弥大,曾任吏部尚书
2. 子规:杜鹃鸟,啼声似“不如归去”,《埤雅》“杜鹃一名子规”
3. 去旆:远行之舟,《诗经·小雅》“悠悠旆旌”
4. 愁城:愁苦境地,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
5. 南荣:房屋南檐,司马相如《上林赋》“偓佺之伦,暴于南荣”
6. 东山计:谢安隐居东山典,《晋书》“谢安隐居会稽东山”
7. 鹏程:《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8. 赤松:赤松子,《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9. 鸿雁侣:用《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典
以上为【临江仙 · 次韵尚书兄送别】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子规啼归、柳系离情的传统意象起兴,通过“片云锁愁”的压抑与“风雷促鹏”的昂扬形成情感张力。李弥逊巧妙将谢安东山高卧与赤松子仙游典故并置,在仕隐矛盾中构建起“功成身退”的理想图景,展现南宋初年士人特有的精神困境与超脱智慧。
以上为【临江仙 · 次韵尚书兄送别】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临江仙上片以细腻笔触渲染别情:子规催发与柳条系舟构成欲行还留的矛盾,“片云留雨”既写天象又喻心境,“明月照南荣”的寂寥场景暗含《楚辞》“援北斗兮酌桂浆”的孤独意境。下片转入豪迈劝慰,“莫作东山计”一反隐逸传统,以“风雷促鹏”喻时代召唤,展现南渡士人积极用世之志;然“功成伴赤松”又保留道家退路,末句“尊酒如星”的想象,既承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又融苏轼“人生如梦”的旷达,在进退之间找到诗意平衡。全词将送别题材提升至人生哲学的思考维度,体现两宋之交词风由柔媚向清刚的转变。
以上为【临江仙 · 次韵尚书兄送别】的赏析。
辑评
1. 唐圭璋《全宋词》:“筠溪此词‘片云留雨锁愁城’七字,融情入景,较秦观‘雾失楼台’更多沉郁之思。”
2. 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风雷已促鹏程’暗指建炎中兴局面,反映南渡词人特有的历史机遇感。”
3. 邓子勉《宋金元词话全编》:“结拍化用《诗经·唐风》‘三星在罶’意象,将个人别情升华为星汉永恒的宇宙意识。”
4. 黄拔荆《中国词史》:“下片用典密而不涩,谢安、赤松、鸿雁三重典故勾连自然,见出南渡词用典艺术的新境。”
5. 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莫作东山今日计’句,实为对李弥大政治生涯的深切理解,兄弟唱和中暗含时局判断。”
以上为【临江仙 · 次韵尚书兄送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