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书剑晚,清秋鹰正笼。
涂山间来上,敬爱如登龙。
览古觉神王,翛然天地空。
东南更何有,一醉先王风。
惟昔放勋世,阴晦彻成洪。
皇图化鱼鳖,天道漂无踪。
帝乃命舟楫,掇芳儒素中。
高陈九州力,百道驱归东。
旧物复光明,洪炉再埏镕。
经门不私子,足知天下公。
亮曰那并生,唐虞禅华虫。
兹山朝万国,一赋寰海同。
十载有区宇,秋豪皆帝功。
垂衣不骄德,子桀如何聋。
握发闻礼贤,葺茅见卑宫。
海屿俨清庙,天人盛祇供。
玄恩及花木,丹谶名崆峒。
异代草泽臣,何由树勋庸。
尧阶未曾识,谁信平生忠。
恨不当际会,预为执鞭僮。
劳歌下山去,怀德心无穷。
翻译
我生涯潦倒,携书佩剑,直至暮年,在这清秋时节,鹰隼也正被关在笼中。
我来到涂山之上,心怀敬爱,如同拜谒帝王。
观览古迹,只觉精神旺盛,超然物外,天地一片空阔。
东南之地还有什么呢?我愿一醉于先王禹的遗风之中。
回想那尧帝的时代,阴雨连绵,酿成了滔天洪水。
皇天的版图化为了鱼鳖之乡,天道仿佛漂荡无踪。
于是尧帝命令禹负责治水,从儒生中选拔贤才。
禹竭尽九州之力,疏导百川,驱赶洪水东流入海。
旧日的山河重见光明,如同洪炉再次熔铸塑造。
禹不将王位私传于子,足以知晓他以天下为公。
诚然,怎能与尧舜并生于世?那是唐尧虞舜禅让衣冠的盛世。
这涂山朝会万国,一篇《禹贡》使四海同一。
大禹划分九州,区宇始定,这秋毫般的功绩皆归于帝禹。
他垂衣而治,不显骄矜之德,其子夏桀又如何会昏聩若聋?
他握着湿发接待贤士,用茅草修葺低矮的宫室。
凡夫俗子面露难色之事,神圣的禹怎能不恭敬为之?
圣人之道隐没了三千年,但他的遗芳仍藉由礼乐传播。
当年他执圭朝会诸侯之处,祥瑞佳气依然郁郁葱葱。
海中的岛屿宛如清静的宗庙,天人与百姓在此盛大地献祭。
天恩泽及花草树木,丹书预言起于崆峒。
我是异代的草野之臣,有何途径能建立功业?
连尧帝的台阶都未曾得见,谁能相信我平生的忠诚?
只恨不能生逢那个时代,预先成为为他执鞭驾车的童仆。
我唱着劳歌下山而去,心中对他的感怀与敬德无穷无尽。
以上为【涂山怀古】的翻译。
注释
涂山:地名,相传为大禹娶涂山氏及大会诸侯处,其地望有多种说法。
放勋:尧帝之名。
皇图:天子的版图。
掇芳儒素中:从儒生中选拔贤才。芳,喻贤才。
埏镕:以土制模,以火熔铸,比喻重新塑造天地。
唐虞:唐尧与虞舜,即尧舜时代。
华虫:冕服上的绘绣,代指帝王礼服或禅让的权位。
垂衣:即“垂衣裳而天下治”,形容无为而治。
握发:典出周公“一沐三握发”,形容勤于政事、礼贤下士。
执圭:手持玉圭,诸侯朝见天子之礼。
笙镛:两种乐器,代指礼乐。
丹谶:预言吉凶的丹书。
崆峒:山名,传说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于此。
以上为【涂山怀古】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陈陶登临涂山(相传为大禹娶妻及大会诸侯处)所作的一首五言古风。全诗以“怀古”为线索,将个人身世之感、对上古圣王政治的理想化追述,以及深沉的历史慨叹融为一体。诗人以“落拓书剑晚”的自身形象起笔,与辉煌的古代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大禹治水、涂山会盟、禅让制度等史诗性事件的铺陈,诗人构建了一个天下为公、君臣相得的黄金时代,并以此反衬中晚唐时期政局的混乱与自身的怀才不遇。诗中充满了对圣王政治的向往和对“道隐三千年”的现实失落感,最终在“恨不当际会”的悲叹中,将怀古之情升华为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认同与精神追慕。
以上为【涂山怀古】的评析。
赏析
这首长诗展现了陈陶作为晚唐诗人沉郁雄浑的诗风与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宏大的叙事结构:诗歌从登临写起,继而展开对上古历史的全景式回顾,最后回归现实抒发感慨,时空跨度极大,格局开阔。
强烈的对比手法:诗人将上古圣王的勤政、公正、俭朴与晚唐的现实,以及自身“草泽臣”的境遇进行多重对比,在历史的映照中凸显了现实的昏暗与个人的无奈,强化了批判力度与悲剧色彩。
精当的典故运用:诗中大量化用尧、舜、禹的传说与典籍记载,如“握发”、“垂衣”、“执圭”等,使诗歌内涵深厚,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底蕴。
深沉的情感寄托:全诗并非单纯的怀古,而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对圣王时代的向往,正是对现实政治失望的曲折表现;“恨不当际会”的感慨,则是千百年来失意文人的共同心声。诗末“劳歌下山去,怀德心无穷”,在悲凉中仍保持着对崇高德行的无限景仰,余韵悠长。
以上为【涂山怀古】的赏析。
辑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陈陶)诗宗元和, 格调高卓, 殆非汲汲于名利者。 《涂山怀古》诸作, 感慨深矣。 ” (指出陈陶的诗以元和体为宗,格调高卓,并认为《涂山怀古》这类作品感慨深沉。)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陈陶《涂山怀古》, 跌宕淋漓, 独辟蚕丛, 寓感慨于和平, 寄悲凉于蕴藉, 洵晚唐之巨制也。 ” (高度评价此诗,认为它气势跌宕淋漓,在艺术上独辟蹊径,将感慨寄予和平之语,将悲凉托于含蓄之中,确实是晚唐的杰作。)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 陶诗沉郁顿挫, 与其人相类。 《涂山》一篇, 尤见其追慕圣德、 自伤不遇之志。 ” (认为陈陶的诗风沉郁顿挫,与他的人格相似,并指出《涂山怀古》一诗尤其能体现他追慕圣贤德行、感伤自身怀才不遇的心志。)
以上为【涂山怀古】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