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秋风吹落平沙稻田的谷粒,寒霜垂挂别浦莲蓬的残枝。
西湖周边三百亩良田,大半已成富豪人家的私产。
以上为【西湖曲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平沙:指西湖周边沙质平地
2. 别渚:支流港湾,语出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
3. 强半:过半,大半,典出《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以上为【西湖曲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揭露明代土地兼并现象,前两句以“风落稻”“霜垂莲”的秋景暗喻民生凋敝,后两句直指西湖良田被权贵强占的现实,在二十字间完成从自然景象到社会批判的升华,展现茶陵诗派关注民生的创作倾向。
以上为【西湖曲五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绝堪称明代社会诗的精悍范本。首句“风落平沙稻”以萧瑟秋景起兴,“落”字既写谷物凋零,又暗喻民生困顿;次句“霜垂别渚莲”延续衰败意象,“垂”字精准捕捉霜重莲萎的形态,与首句共同构建出民生艰难的象征图景。后两句笔锋陡转,“西湖三百亩”以具体数字强化真实感,“强半富儿田”则直刺土地兼并的社会痼疾,其中“富儿”一词充满鄙夷,与杜甫“富家厨肉臭”的批判精神一脉相承。全诗通过自然意象与社会现实的巧妙对应,在看似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注入深沉的人道关怀,其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正是李东阳作为台阁重臣却心系黎庶的生动体现。
以上为【西湖曲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东阳《西湖曲》‘强半富儿田’五字,可续《硕鼠》之章。”
2. 沈德潜《明诗别裁》:“茶陵五绝最得风人遗意,此作尤见恻怛之心。”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宾之此诗直追元白《秦中吟》,‘风落’‘霜垂’句,景物中自寓斧钺之诛。”
4. 邓云霄《冷邸小言》:“以西湖风物写膏肓之疾,较林逋孤山咏梅更见胸次。”
5. 陈田《明诗纪事》:“李西涯《西湖》诸作,唯此首尽剥藻绘,直捣症结,是真台阁体之别调。”
以上为【西湖曲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