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好山倒合诗人管,新出东岩付此公。


略向画图曾半面,石床定许听松风。

渔蓑钓艇越中居,底处烟波不属渠。


一曲鉴湖须敕赐,却令鸥鸟费分疏。

径与三茅借一峰,自携周易听松风。


隐居本为逃名计,结入头衔却不中。

寒青拔起二千石,山是一分云一分。


切莫向渠谈世事,怕渠说与沈休文。

结楼多与青山对,却是青山不对渠。


见说蜃岩排闼入,一窗晴色共残书。

小炷炉熏待瀹茶,瓦盆添水养蒲芽。


江南地暖得春早,开尽雪篱无数花。

小留不过貂蝉耳,亦恐遭人白眼看。


已自费辞侯霸辈,归来漱石暮江寒。

平生看破刘文叔,不肯依乘赤伏符。


底处只缘曾识面,故应人唤作狂奴。

云湿棋枰不堪著,满壑松寒鸟声乐。


向来石鼎老弥明,松下无人启玄钥。

不是山阴访戴船,真成迷局烂柯仙。


径行处用规摹取,归与都人作画传。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壶元不隔人间。

乾坤不尽一蘧庐,方寸中间几太虚。


办著海涛三万里,乃翁底用费分疏。

枯松煮瀑香可啜,野竹生萌甜可掘。


山中道士归不归,一夜猿鹤老明月。

眼底童乌已七龄,吾伊略亦记群经。


丁宁莫就中书试,只可松边竹下听。

幸有牛衣暖似春,可曾半字日边人。


不知相国何为者,撩得诸公屋大嗔。

更与梅花把一杯,醉题帖子等春来。


须臾便是隔年事,留得寒香一并开。

莫笑青衫霜叶枯,六年不改旧称呼。


人间书疏非吾事,菜缕春盘何处无。

雪片初飞岁已除,竹篱梅自可吾庐。


归来只有穷相守,未议移文送却渠。

茅舍生苔费梦思,竹炉烹雪复何时。


北山怕有移文在,谨勿便令猿鹤知。

一藤碎踏两山云,看尽朝岚与夕曛。


留得如来舍身相,共敲苍雪了炉熏。

醉眠彭泽几何日,只与吟诗办秫田。


灵草独醒山雨外,可曾持到漉巾前。

琵琶亭下春寒夜,湿尽青衫竟为谁。


江草江花恨何极,雪瓯如此却无诗。

霜洗横枝月上初,春彝更可共谈无。


玉杯一一寒于雪,贮以诗肠渺似湖。

黄尘没马长安道,残酒初醒雪打窗。


客子惯眠芦苇岸,梦成孤桨泊寒江。

残角吹霜月欲斜,天寒无奈客思家。


不知野竹沧江上,开到梅梢第几花。

手斸苍烟竹径深,霜寒错落万黄金。


何年共话商山旧,分种归来欲满林。

秋来何但食无鱼,老去宁须腹有书。


空洞略容君几辈,草泥郭索一从渠。

翠箬红泥曲米春,篆滩风月入厨珍。


谁令渠识黄庭字,且醉胸中无字人。

肉未为奇骨最奇,透明玛瑙碎琉璃。


老饕不奈残牙齿,却爱桃花软玉脂。

蹲鸱不紫茯苓黄,初斸春烟带土香。


久觉相如诗肺渴,入山餐玉不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