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王之道,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境沉沉夜气严,广寒初下水晶帘。


三杯强沃浇肠酒,一捻聊分暖砚盐。


已恨梅梢遭挫折,可堪风物为般添。

判花西掖妙当年,曾见声华振日边。


文翰共推唐李峤,功名将踵汉韦贤。


江山到处供诗笥,风月多情付酒船。

早晚天书下紫泥,如今人物擅三齐。


才华好自銮坡进,诗思休从蝶梦迷。


深院日迟黄鸟啭,长桥风软绿杨低。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

露竹舒新绿,风荷递暗香。
谁家池馆睡鸳鸯。
还有玉人相对、坐传觞。

旱魃正须三尺雨,飞廉旋布四天云。


诗成采笔挥琼玖,酒到酡颜散缬纹。


莲沼滟翻宵溜急,槐庭清送午风薰。

玉斝浮菖虎,金盘馈鳈鱼。
研丹聊作厌兵符。
何必城头一女、当千夫。

巉岩石壁半攲斜,茅栗丛中菊渐华。


风里断鸿书带草,山头飞叶汉浮槎。


柂楼索莫吟秋笛,戍火青荧咽暮笳。

西望中原懒转头,十年空见水东流。


涂山漫想诸侯会,濠上聊追二子游。


大剑长刀秋正扰,淡烟疏雨暮还愁。

强插梨花做小春,风前诗思有馀清。


路逢野老那知姓,耳听幽禽自唤名。


岁晚山林松桧色,天寒关塞鼓鞞声。

千林摇落见孤芳,销得诗人赋拒霜。


高压菊花还独步,静窥池水试新妆。


自怜衰病追欢懒,忽睹骚吟引兴长。

久客心肠怯溯洄,不堪官事紧相催。


踏霜人去繵风吼,冲浪舟行岸冻开。


雪尽野梅红剪腊,春回溪水绿生苔。

叠叠青山处处溪,溪声淙玉漱玻瓈。


悬知菊水人难老,可信桃源路易迷。


山岭梅花迎客笑,路傍松盖与云齐。

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


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飐嫩荷。


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


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


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势凌风力斗清严,彻骨尤非老病堪。


冻蠡夜回千首北,寒梅朝放一枝南。


扁舟底事方行役,贩履何人正立谈。

短短灯檠便且光,看书犹记感秋凉。


飘零未遂襟期远,迟暮徒惊岁月伤。


初喜嫩荷青直盖,不知新竹粉储霜。

坐听檐雨快高吟,酒到从斟不厌深。


酣战遂符占蚁信,郁兴良慰望霓心。


一时与被尧天泽,四海同苏傅野霖。

风雨萧萧暮不休,顿添寒色送穷秋。


已荒深院菊犹在,欲去短亭人强留。


千里书迟空噪鹊,四邻砧乱混鸣鸠。

韨除聊复对江亭,樽酒相从一笑倾。


那得此时仍此乐,况逢难弟与难兄。


潺潺暮雨檐间溜,滑滑春泥柳外声。

泉沸鸡笼山下林,浔阳曾记尺馀深。


濯鲜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盖我心。


物态漫劳私暧暧,灵源当信匪今今。

萦风杨柳绿丝长,过雨桑麻沃以光。


联骑不妨多载酒,看花无用更烧香。


望穷岩电搜诗眼,愁转车轮感别肠。

村落潇潇晚吹生,斜阳天际与林平。


黄花照眼吟肩耸,红袖扶头醉帽轻。


可惯探题仍击钵,敢辞偿令独浮觥。

贺客休辞酒盏深,使君心是老农心。


精诚已致当时雨,膏泽将为异岁霖。


得水槁苗俱竞秀,乘秋高鸟自能吟。

江向西陵势渐平,万山环合翠峥嵘。


须知楚国尝为塞,不为涪翁浪得名。


人若此贤真俊杰,楼还旧观焕神明。

江上秋来忆少牢,龟肠尤觉病诗饕。


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


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

风云踪迹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


世故举同鸡抱鸭,物情无怪马生牛。


百年半向愁中老,万事常从酒到休。

食贫那识小槽红,回也箪瓢久屡空。


翘候载芟歌济济,忍看云汉叹爞爞。


困穷转觉蓬心隘,憔悴犹怜菜颊丰。

画桥雕槛接招提,新有幽人榜秀溪。


十顷净明天上下,两奁光映水东西。


飞楼涌殿参差见,古木修篁咫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