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陶铸功名谢切磋,频挑试问夜如何。


从前扶策心长在,到底推移力更多。


次第烧残三寸草,分明垂下一枝荷。

形如新月带微弯,相伴银缸影不单。


寸草有心须用尽,双花报喜莫教残。


留连孤主知天晓,沾溉馀膏觉夜寒。

为君书此报京华,凤吹声如隔彩霞。


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


晨摇玉佩趋金殿,夜泊秦淮卖酒家。

香凝燕寝宵未分,急雨打窗浑不闻。


美人忆在湘江水,行路恍隔梨花云。


残灯纸帐尚知我,落月屋梁疑见君。

不踏金莲步不移,搔头仍是玉蟠螭。


自将凤管调银字,谁把鸳机织锦丝。


得伴有时来斗草,遣怀随处共弹棋。

好溪正绕青田县,留子山房在上头。


采得松花堪酿酒,种来莲叶可为舟。


鹤迷空翠晴犹湿,龙带归云夜不收。

前相汪黄后相秦,力图恢复竟何人。


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


江月照空埋剑狱,胡沙遮断属车尘。

汝兄捧檄倅沧州,远别常思共被秋。


已效诗人咏棠棣,更从乡老识松楸。


季方论德难为弟,太史能文岂好游。

传家谱牒今无恙,达世歌辞每见情。


原上鹡鸰曾共难,山中鸥鸟亦同盟。


及时行乐俱闲暇,晚节交游各老成。

清朝有道野无贤,乔木新莺屡见迁。


秋色遥连萧寺树,虹光下射米家船。


一壶浮蚁倾杯美,三尺肥鲈入馔鲜。

茫茫六合自高深,一望方知有古今。


沧海白鸥从浩荡,长空孤鸟付消沉。


东冈南涧频经目,春雨秋霜总在心。

门外尘无一点红,结窝正在万山中。


似知剡曲回舟者,如见伊川击壤翁。


晚对翠屏消暇日,时闻黄鸟忆豳风。

容膝方谋屋数间,未应海岱异荆蛮。


移家渐近前溪水,排闼平分隔岸山。


锦瑟湘娥人不见,金茎汉雀自飞还。

陈迹空存事往非,却因山色认依稀。


风轻破帽何曾落,潮迅征帆却似飞。


有酒当朝陶清节,无诗空忆谢玄晖。

阴阴幽谷只藏云,杖策曾来访隐君。


山合转添成巃嵷,水回偏觉带氤氲。


不须剥栗思工部,正欲来禽寄石军。

公侯复始事非夸,忠孝相传有几家。


尚忆故城各衣锦,岂容馀泽尽丝麻。


日斜湘曲乌栖树,潮上海门蜂退衙。

斋前尽是长松树,山月来时分外清。


龙吐大珠惟一颗,鸾窥圆镜欲三更。


秋声径度窗棂响,夜色斜穿屋角明。

堂前花竹自清幽,春笋秋梨不外求。


定省岂能忘喜惧,旨甘还得及交游。


彩衣舞罢雏曾弄,绿醑斟来蚁正浮。

读书读律已称贤,孝友尤闻远迩传。


方喜故园归栗里,还愁沧海变桑田。


多登乌府三千日,梦熟黄粱五十年。

停云蔼蔼在高楼,几度怀人叹阻修。


安得陶潜共延伫,也胜王粲独消忧。


昼眠忆弟劳青眼,秋望思亲惧白头。

只将琴鹤返梁园,告别匆匆莫赠言。


衣锦何须夸季子,买丝端合绣平原。


归时松菊犹三径,到处桑麻自一村。

青云高步快先登,万里鹏程自此升。


经究春秋唐杜甫,志轻温饱宋王曾。


朝廷正欲招贤士,庠序宁辞失友朋。

谢庭兰树尚青青,又捧仙书赴祖庭。


星剑夜腾龙虎气,霞衣朝拂凤凰翎。


金为宫阙知天近,铁作岩崖验地灵。

山对南明景益奇,轩因高敞望偏宜。


倚窗好寄陶潜傲,留客须吟杜甫诗。


陇月更圆谁共宿,碧云暮合尔同思。

云木成林绝点尘,读书精舍有诗人。


乾坤万里市朝远,风露一堂灯火亲。


不为肥甘知隐遁,只因勤苦见经纶。

薛公曾写十一鹤,此卷多三孰写成。


片月不来还有影,九皋飞远却无声。


赋形大小随人意,作态低昂见物情。

多能我亦叹多才,较艺贤关屡中魁。


南海忽惊王渤死,西河还动卜商哀。


方期捧檄三山去,谩忆乘槎万里回。

何处鑋成隐者居,桑麻榆柳翠扶疏。


溪环永泰门无辙,山对峨嵋架有书。


短帽客来时泛蚁,小舟人到日供鱼。

昭代搜贤设礼罗,临岐无柰别情何。


不逄错节那为器,须信宏辞自有科。


云岫龙蟠丹阙近,星河鹭起彩舟过。

三泖溶溶映九峰,白云飞处认吴淞。


思亲甚似狄仁杰,尚友当如陆士龙。


鹤鸟每从秋枕听,鲈鱼曾向午盘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