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花开处万花残,心若黄金脸若丹。
正爱云霞烘薄暖,只愁风雨送馀寒。
四枝曾有荆公折,两寺宁无蜀客看。
家住双溪溪水滨,误将书剑走风尘。
散论文学过游夏,为爱山川到富春。
梦破小楼江月白,诗成古邑野梅新。
曾见茅堂映德星,难兄难弟总穷经。
春藏芸草将除蠹,夜剪灯花不聚萤。
好效茝兰同作佩,宁知黍稷独非馨。
馀杭溪上多长松,雪气遥连天柱峰。
蓝田自有韩子记,苍官不受秦人封。
风传虚籁清俗耳,日食扶苓延好容。
黄菊花开尚未齐,晨看偏爱露犹栖。
乍晴难得重阳节,久雨俄成十日泥。
往事忽惊风过耳,旧词空寄水平脐。
几年种柳绕村庄,翠色参天百尺长。
垂叶正当高士宅,飞花还过别人墙。
能诗杜甫憎春晓,嗜酒陶潜爱午凉。
寂寂孤灯照一龛,壮年心事老年谙。
能吟快写犹无用,逐利争名更不堪。
衣服且将荷叶补,帽穿犹把菊花簪。
山有梅花山不孤,先生甘与鹤同癯。
一杯黄土留前宋,千古清风映里湖。
疏影暗香曾入咏,淡妆浓抹自成图。
风雨秋深又满城,西畴端复望西成。
鉴湖自合归狂客,饭颗谁能问瘦生。
白发萧骚浑易感,黄花冷落尚多情。
思亲长日看云生,亲殁因轩寓旧名。
先世独推罗仲素,今人重见狄怀英。
心关瞑色随乌集,目极秋容与雁征。
庭下槐阴尚未稠,那知夜壑竟移舟。
忍将文字镌金石,愁见衣冠葬土丘。
雨露既濡空北望,江湖长在只东流。
闭户读书谁与邻,翻然分席海之滨。
太玄准易知先世,清白传家见后人。
蝌蚪文漫思复古,蝤蛑市近喜尝新。
南闽西浙路犹赊,顷刻思光遍海涯。
五夜星辰呈贯索,九天雨露逐皇华。
归期已过清明节,行色将迎紫禁花。
卧病经时莫叹嗟,起来犹可岸乌纱。
药囊屡检看题遍,书帖重临作字斜。
只觉风光吹白发,不知秋意满黄花。
于翁画法出清新,气运依稀似院人。
拈笔经营方匠意,解衣盘礡自通神。
虫鱼草木知资识,月露风云绝点尘。
绕庵种菊待秋先,不道春苗已厌尝。
酒效少陵拈重碧,花怜惟演进姚黄。
满城风雨重阳意,三径荒芜几处香。
敬亭山远白云层,如此高堂岂易升。
举足不能忘父母,介眉犹可及宾朋。
夏萱傍砌欣同赏,春酒盈觞忆自称。
姑妇孀居守寂寥,闭门风雨任飘摇。
柳因秋早惊先落,松到岁寒知后凋。
一寸丹心同耿耿,百年华发共萧萧。
森森佳木映阳坡,不比槐阴十讼多。
谁见一花如菡萏,人传七叶是娑罗。
漠貂谩藉金张业,月兔空涵海水波。
清江之水如练澄,盍簪此地皆良朋。
一钱尚怀会稽守,二松好放蓝田丞。
忘机鸥鸟偶到座,入馔鲈鱼还可罾。
朝晖轩与竹为邻,煮笋时时得奉亲。
因见同根分二干,欲将寸草报三春。
夷齐比节无馀子,权绰连枝有后人。
欲觉闻钟记昔年,老怀多感益凄然。
轩前高柘当时种,屋上重茅近日编。
已悟达人遗破甑,还嗤市价鬻枯鞭。
一篇虺诰炳丹青,九字汤铭灿日星。
不是菜朱曾有语,安能子墨重书铭。
乾坤纳纳应无外,江汉滔滔岂暂停。
曾将锦瑟思华年,追忆当年重惘然。
五夜钟声来石枕,半生心事在韦编。
高楼明月狂呼酒,古道西风快著鞭。
显明古刹化烟霞,甘露泉头即是家。
薝卜结成霜后寔,枇杷开到雪中花。
也知寂灭方为乐,始信浮生自有涯。
无边风月满幽居,嬴得庭前草不除。
犹忆耳提因学礼,尚存手泽在诗书。
傍人错比康成宅,此地真疑葛亮庐。
快雪连朝遍海涯,眼明无处着尘沙。
腊前正欲呈三白,天下方知是一家。
今岁连云宜宿麦,何人剪水作飞花。
治世人才气自豪,起身应不愧萧曹。
春秋有学经曾试,铁石为心赋最高。
百里岂能栖凤棘,三年聊复试牛刀。
华轩结构地图雄,不似箪瓢陋巷中。
溪姓尚能随柳子,山灵端合避愚公。
衣冠此日何曾异,杖屦他时或与同。
春波城下自涟漪,一舸夷犹任所之。
月过女墙潮落后,烟笼寒水夜分时。
双双堂燕衔沉见,白白淮鱼入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