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坎蛙晓渴上苔栏,石甃泥浑底欲干。
焦稼不为箪食计,一瓢饮水亦良难。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剩得清明一半春,蜂衙蝶使往来频。
东风自动秋千索,不见海棠花下人。
粉香初试晓妆匀,花貌参差是玉真。
茅屋诗人嗟老去,东风勿送一枝春。
已恨丹青误妾身,何消更与妾传神。
那知塞北风尘貌,不似昭阳殿里人。
每愁仲夏多溽暑,更逢今岁少南风。
身无台榭可独处,眼到山川便不同。
直从月令高明处,参透中庸问学功。
牧儿狭径碍樵枝,樵儿格斗暮不归。
於菟一声啸篁谷,两儿惊散走如飞。
我舟馀杭游,君马蓟北骤。
我衣素染尘,君衣锦炫昼。
江湖著闲散,郡国需隽茂。
御史帝耳目,监察沿隋唐。
台阁迥清风,笔简凌秋霜。
澄清一揽辔,驱狸走豺狼。
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
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渭城客舍柳烟遮,渔叟桃源去路赊。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正人一脉系安危,温公身事亦付医。
此身强健无著处,不如枕卧看儿嬉。
江左知名许叔微,公来示之衡气机。
天下呻吟尚未息,公持肘后将安归。
抄书灯下语吾儿,歉岁艰辛汝未知。
坡老忍饥常并日,少游厌粥亦多时。
但令后世师吾俭,深怪诸人遗以危。
祭筵跪拜膝难抬,连岁何曾上冢来。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
一盂麦饭一豚肩,寒食风花泪眼边。
倘得黄泉相见母,胜如白日上升天。
万家置去成何用,双鹤飞来亦偶然。
子美间关离乱际,尧夫生长太平年。
可怜橡栗天寒拾,不似莺花日晏眠。
忧乐在人均是命,盛衰有数总由天。
岁晚田园半已芜,缁尘衮衮落征途。
送穷不见昌黎富,乞巧翻成子厚愚。
瓿下早知嘲尚白,缶边何似醉呼乌。
场屋当年负隽声,白头牢落竟何成。
一生受用兔园册,千载应无麟阁名。
被服易招山鸟怪,题诗难学野狐精。
十载村居学养恬,未忘习气有人嫌。
课僮薙草心先快,助仆移梅力尚兼。
不分乌鸦啼锦树,绝怜紫燕傍茅檐。
俯仰随人似桔槔,功名落落倦英豪。
婆娑仅可供宾戏,寂寞安能免客嘲。
空有云心怀鹤发,竟无风力举鸿毛。
彩云朵朵西风散,银汉昭昭北斗倾。
车上耕夫愁欲泣,桥边织女笑相迎。
蝗飞近境行将及,龙卧深渊自不惊。
黄堂曾著宰官身,仿佛儿时记不真。
图志虽存千载旧,栋梁安有百年新。
繁华开落无三日,双桧轮囷经几春。
某丘某水记儿时,陈迹迷茫问不知。
观里看花空有菜,山南种豆落为萁。
林疏想弋逋仙鹤,壁坏应墁坡老诗。
古人糟粕在遗经,圣学非由积累成。
每向同中参孔释,时于异处别朱程。
一川水满源头活,半夜天高月色明。
中州人物古犹今,复见风流正始音。
当日乘骢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
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
极浦寒云压雁低,石矶老叟手如龟。
茫茫沙上银千顷,袅袅风前玉一丝。
鹭失芦花惊月早,鱼吹柳絮上冰迟。
霸业荒丘春草长,只听儿女话真娘。
虎来墓上犹应怪,鹿入宫中尽可伤。
太息乾坤空浩荡,不留豪杰管兴亡。
朔风翻屋浪喧豗,泼墨浓阴扫不开。
天下撒来云母粉,人间唤作豆秸灰。
细民共喜宜新麦,老子先须探早梅。
雁叫霜寒木叶飞,西风亭下立瑶姬。
从来冷淡能禁雪,不意孤高也竞时。
松友旧盟寒岁晚,桂华佳约赴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