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踏青遥入乱山中,共喜琴尊半日同。
笑弄清泉临白石,更看飞瀑挂长空。
旱来欲祷桑林雨,春老频占花信风。
小舟摇漾溯山亹,仰视青天线一痕。
溪水奔流遥到海,人家寥落仅成村。
烟霞半坞乾坤老,雨露三春草木蕃。
俯仰无惭乐有馀,茫茫天地即吾庐。
囊琴赵老常携鹤,弹铗冯驩非为鱼。
笑把尘缨临水濯,醉携椽笔傍崖书。
两骑驰驱自帝畿,途中相问故迟迟。
旧年人去今年返,正月音来二月知。
执政尚留文彦博,除书未有介之推。
遐方踪迹谩登楼,老大功名愧缪悠。
丹在寸心常恋阙,雪从双鬓渐盈头。
云山入画分明见,景物供吟次第收。
一脉灵泉妙莫寻,倏然清浅倏然深。
痕从石鼓知消长,源出青山自古今。
十载尘襟思浣濯,几朝风雨阻登临。
制锦遗芳直至今,双流祠宇倚云林。
一生贞操莱公柏,千古清风子贱琴。
赠典重加都宪秩,来思难尽小民心。
霄汉飞腾见羽毛,花封抚字不辞劳。
生前德政舆人诵,身后贤名圣主褒。
流水汪洋遗爱远,青山崒嵂故祠高。
作郡无能忽六期,公家移檄费驱驰。
江山助我诗何补,日月催人老不知。
青眼难忘东道德,白云常动北堂思。
话别从容溪水湄,东风料峭雨垂丝。
杯倾竹叶微成醉,手折梅花便有诗。
道路倭迟山不断,阳春流动物先知。
平昌坡前烟雾开,光风送暖入亭台。
当筵宾主三人共,映座江山四面来。
曲遇周郎频着眼,酒因何逊更传杯。
白鹿遗风挽易回,黔中书院为重开。
纲常大义无终极,道学真源有自来。
天上斗牛横剑气,人间山水壮琴台。
赤宝山前一草堂,烟霞如锦石如羊。
江流总是英雄恨,化雨犹沾草木香。
贤尹作兴文未丧,儒先题咏笔生光。
唐贤节义动荆蛮,宋令儒经政所关。
百世声华青简上,一区祠宇翠微间。
鸢飞鱼跃天高下,月白风清鹤往还。
垆锤风水事非难,老我羞弹贡禹冠。
对酒独忘身外事,论诗同慰客中欢。
宦情未必羁张翰,人望先当起谢安。
岚气空蒙路莫分,上方钟磬隔林闻。
一溪流水新添雨,千仞好山全是云。
举酒未能招五老,题诗谁为寄匡君。
四十年来一束书,致身何幸际唐虞。
平生志慕奇男子,此日官为中大夫。
北阙羽仪新宠渥,西江山水旧行途。
阅历风霜一缊袍,半年踪迹别东曹。
边城春望海云远,候馆夜吟山月高。
不用绮筵张玳瑁,肯将行李载蒲萄。
经济才高动圣明,东陲草木也知名。
笔端敷奏三千牍,胸次韬藏十万兵。
天下达尊推大老,人间重镇倚长城。
星轺经处重咨询,都宪声华迈等伦。
一饭岂能忘北阙,寸心惟欲庇东人。
壶冰清映无瑕玉,谷黍潜生有脚春。
浅薄无由赞盛时,只凭忠赤答恩私。
吟多耻售鸡林价,客久常悬凤阙思。
山似留人多北耸,水因归海尽东驰。
外域梯航万国通,朝鲜近在海云东。
君臣治道光前烈,人物衣冠有古风。
八教条章终不改,三京形胜久称雄。
江头春意满楼船,花柳争妍二月天。
帆影逐将飞鸟去,笛声惊起老龙眠。
山连两岸云林合,石激中流雪浪溅。
海国东来感异乡,醉中怀抱为诗狂。
烟花转觉清明近,风雨都随寒食忙。
惯事谩夸王介甫,出游谁似段文昌。
朝鲜诗礼独称雄,孔庙规模上国同。
数仞门墙无路入,千年丝竹有神通。
斯文自与天长久,吾道常如日正中。
山前古洞白云封,楼上岚光雪后浓。
老去诗名惭赵嘏,醉来豪气逼元龙。
一人有庆乾坤大,千里宣恩雨露重。
楼高地胜最相宜,四面看山一样奇。
风景岂殊摩诘画,才情偏助拾遗诗。
平川日暖冰消易,远塞天空鸟度迟。
渺渺平原面面山,亚夫坚卧柳营闲。
春云散作龙蛇阵,夜柝严于虎豹关。
金吹一声天地外,剑光千尺斗牛间。
同时科第百馀人,占断琼林烂熳春。
期集以来今有几,劝酬须醉肯辞频。
身逢盛世恩波阔,道合斯文气味真。
郎司棘寺久驰声,又总台纲进列卿。
南国几年分重寄,西江千里动归情。
长才未究生前用,恤典空沾殁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