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瘠以无肉,人俗以无竹。
爱肉人所同,爱竹君所独。
门外俨渭川,庐旁即淇澳。
归欤归欤,吾之膝有琴案有书。
琴可鼓而造尧舜之区,书可读而坐周孔之隅。
吾之竹万个松数株。
妾命薄,妾命薄,寒夜孤帏泪偷落。
舞台歌榭郎马嘶,郎船江上何时归。
今古瀛洲上,蟠桃几度花。
喜闻新结实,荣献到君家。
云液酣王母,天歌散紫霞。
日日融和景象新,碧坛瑶圃气絪缊。
问渠何得长如此,分却蓬莱岛上春。
数亩青山一剩夫,满天风月夜琴孤。
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
一揖行藏两地分,景昌东所各云云。
自知潦倒无人问,何必殷勤嘱使君。
一别年光四十馀,两天风月各如如。
山深地僻逢人少,不是无心懒寄书。
千首君曾寄老夫,居官何事一诗无。
穷通自古寻常事,谁解千年在仕途。
竹菊松开曲径三,水光山色丽庵南。
日摊周易垂帘坐,头白浑无一吏参。
归遁年经二十三,杖藜村北与村南。
乡童野叟不相识,窃问旁人始向参。
扰扰尘途五十三,笑将清抱卷江南。
洞深径曲柴门静,止见耕人入笑参。
景入元霄夜已三,挂灯鸣鼓遍江南。
远推到处浑如此,人乐时平不用参。
久遁山翁七十馀,一天风月自如如。
忽承豸史垂光召,适在芦湾坐钓鱼。
爱菊陶后鲜有闻,爱莲周后更何人。
洒然玉井闲中趣,闻说华亭沈使君。
哕哕寒蝉午树鸣,相呼丛杂喜同听。
高枝清响谐韶律,谁识梧岗老凤声。
苍翠堂前两树花,两禽巢结两枝槎。
雌雄覆育时来往,相对相忘乐岁华。
安得如鹏两翼张,须臾身到广寒旁。
殷勤推荡阴云去,坐见全明照四方。
自笑银鞍解却迟,短桥长路厌驱驰。
孙阳不是无高眼,自是孙阳眼到稀。
小小行窝短短墙,午轩如甑汗如浆。
层冰赤脚何由踏,时就新堂一借凉。
天意于人有浅深,人于天意岂容心。
一行一止惟时耳,此道堂堂古到今。
邹鲁文光灿海滨,君民尧舜属何人。
谏垣此去知能入,匡济言封莫算频。
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
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城西深处暂盘桓,老得微安少亦安。
独喜官中好消息,不知风雪五更寒。
云影天光一鉴开,墨波微动晓风来。
细看洗砚鱼吞句,知是青山老骏才。
万个萧森一径遥,逼人清气日飘飘。
瘦藤短帽闲来往,立听微风奏凤韶。
乌宦名园古所闻,古人佳致属今人。
一林风月年年在,吟弄依然只缙绅。
红莲艳艳碧莲开,风细馀香远近来。
藕大如船花十丈,结窝何必问蓬莱。
袅袅垂虹跨紫霄,彩云深处路迢迢。
少年倘遂男儿志,何必乘车过此桥。
挺挺高枝势入云,喳喳灵鹊噪声频。
年来喜事知多少,珍重时时报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