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书画风流是晋人,而翁草篆更通神。


无多岁月容高卧,不尽烟霞换老春。


灾异休惊星屡变,光华行见月重轮。

嗟君鬒发得鬖髿,鸥鸟相将戏水涯。


曾遇仙灵多秘怪,未呈文字已才华。


六朝僧好无荣国,一代禅高是大家。

十丈山茶与海榴,枝枝从不与春秋。


生憎宝掌空长命,每见湘累欲白头。


比兴总超唐手笔,丹青兼得晋风流。

解与陶潜饮,清狂即远公。


好将虎溪水,移入酒泉中。


烛秉何须月,幡吹只是风。

昔闻浣花老,最爱李青莲。


今子才无敌,依然让谪仙。


笔惊风雨落,杯讶瀑泉悬。

年年惠书札,吾子最情深。


不有千金剑,安知一片心。


关山难独往,魂梦易相寻。

有子黔娄似,生涯老更贫。


多惭难绝俗,所幸未违亲。


作苦成无养,为高致不仁。

内则时时读,中言子法多。


味调鱼子酱,香入燕儿窠。


未恨清贫甚,徒嗟少壮过。

忠养无穷日,难终孝子身。


三千王母岁,六十老莱春。


竹笋冬方茁,梅葩腊已新。

八十还馀四,生年值甲辰。


讵知王氏腊,犹是汉皇人。


膝下头皆白,堂前彩自新。

岁岁嘉平月,诗称寿母篇。


麻姑将九十,桃子定三千。


养恨芝薇薄,居愁市井偏。

昔同浣纱女,弄楫太湖亭。


南北穿莲叶,东西入洞庭。


何期句注塞,亦有采香泾。

当年大司马,手植此蒲莲。


池引滹沱水,堂开紫府烟。


沙场功不遂,薤露恨空传。

何以炎洲翠,而辞大庾梅。


因君有琼树,故拂羽仪来。


峨口朝霞起,圭峰暮雨开。

我有西施台,芙蓉四面开。


一声洞庭笛,天上月飞来。


白露凝罗袂,明湖泻玉杯。

子舍多山水,娱亲烟翠重。


乞将三十六,都作老人峰。


为长已强仕,栖闲多好容。

三十箫韶石,中开天阙高。


一从回玉辇,终古想云璈。


政暇舒清啸,官闲枕海涛。

风俗嘉鱼会,人人至日闲。


东西三峡内,上下二州间。


腊酒多宜寿,梅花尽解颜。

苦苡生宜野,无心篱落间。


只因甘味少,得使冷香闲。


兰已当门尽,松犹待客还。

半亩蓬蒿满,栖闲日以贫。


白头含菽母,黄发弄雏人。


趁暖梅先发,宜寒菊未新。

花使兰房暗,春光在火中。


能令双蒂并,只为一心同。


月好光难入,烟多气未通。

散带慵趋府,焚香爱掩关。


无心交贵幸,有道在清闲。


发弩何须中,脂车只合还。

江间愁积雨,水浊少黄鱼。


潮味一春淡,海鲜三月疏。


白头甜野笋,黄口苦园蔬。

绝顶人皆住,茶田满一山。


牛羊云外冷,妇子雨中闲。


木末潮痕湿,花多石色斑。

爱尔贤兄弟,真同大小山。


松高争岳出,花好与人闲。


岁事先秋尽,天心及早还。

不到花田上,安知雪有香。


盛开宜酷日,半吐在斜阳。


绕髻人人艳,穿灯处处光。

玉屏峰未还,花下一扃关。


即此已空寂,无人知是山。


磐流松户外,棋落石床间。

日幕归千骑,骄嘶靺鞨风。


卢沟衰草外,督亢乱云中。


鞍上齐倾酒,营前各祭弓。

黄木湾头月,扶胥渡口舟。


日方逾北至,火已见西流。


过雨收红豆,连波狎白鸥。

望望烟波上,芭蕉满海天。


人家龙眼国,生计荔枝田。


日出莺花里,云生鸡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