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代文星落两间,秋云黯黯夜漫漫。


孤舟握手人何在,五月来书墨未干。


天地留情须挂剑,江湖去梦已凭棺。

玉笥山前偶濯缨,罗浮亭子向君成。


未辜东莞人留诺,共爱金牛老结盟。


已付行藏同涧水,肯教魂梦愧山精。

寻常折简也须来,敢道蓬门不浪开。


自古公卿贤可事,如今草莽愧非才。


神雷莫炒泥涂蛰,春信潜回琥珀杯。

披草香传竹径幽,午窗冬睡尚科头。


膏盲泉石终何取,麋鹿心情愧自由。


辗转更占前夜梦,踟蹰真被白云留。

岷峨一脉走南离,大庾回旋有此奇。


地设天留空甲子,云蒸雾拥到今时。


画难着笔端何语,眼总如星可尽窥。

常须催促向罗浮,白首何人念此游。


瑞药灵苗堪备蓄,玉壶云液细封留。


双藜不谢飞云顶,一枕还寻见日楼。

深如南海厚罗浮,此气停储几百秋。


不与乖崖争华岳,懒寻关尹问青牛。


薪铺一路看燃火,律转三阳验发抽。

出门回首便临头,万玉中天翠欲流。


此老英华元自别,生民日用不知求。


群形散散终还聚,一脉沈沈远渐浮。

两年云水拚鸠杖,万里烟霞在指头。


尽道壶公能作怪,长疑此老久闲休。


蓬莱不省真谁见,造物如斯总秘留。

扶胥几许频声意,黄木空流水一湾。


何处此杯偏放手,百年青眼细看山。


浮生向老输钳口,黑发逢秋未腆颜。

落落星辰没远天,腾腾金浪满黄湾。


无时可滞升空日,万撼难摇抱海山。


天远未须扶赤手,霞红不觉上苍颜。

风疑飓母常犹豫,天入南溟本自清。


惯见黄湾红日上,忽催铜鼓远山明。


沈沈懒举烟霞笔,每每妨摇海岳精。

海山无数尽龙腾,细浪和风不厌行。


谁解天边持北斗,试来此处酌南溟。


已知一勺同千顷,不把涔蹄笑洞庭。

引得清清抱小轩,沙泥不许混真源。


千峰精魄藏山腹,万斛珠玑喷石根。


育德频年深大象,濯缨满耳咏诸孙。

两河山势叠相催,突兀城头露翠堆。


木履可宜官府地,春风深负郁孤台。


双眸向老终嫌窄,笑口于今几浪开。

一樽随处弄云烟,点破沙门几许禅。


野服又临西隐寺,南风留得赣州船。


浮生未了空王梦,灌木仍开小洞天。

断阻狂风走逆沙,五云郊外步桑麻。


惊心惶恐滩头水,着眼清明节里花。


诗就带云眠野草,酒醒和叶嚼生茶。

芗城放出千寻碧,鬼斧曾经百炼来。


历历星霜终不改,棱棱霄汉老崔嵬。


风云变态知何限,花草荣枯又几回。

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


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老凤孤鸣骇豕羵,元和无复别莸熏。


山堆碧玉前当马,天设琼林此送君。


精魄已开衡岳障,化机将变岭南云。

万种尘缘坐未消,山僧何处觅根苗。


消磨日月惟林谷,斟酌乾坤看斗杓。


尺帻尚堪韬黑发,夷途终见悟清宵。

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


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


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

桃溪李径绿参差,争妒南枝胜北枝。


抱瓮疲来空自笑,栽花老去欲成痴。


人逢利害偏堪识,俗到浇漓不受医。

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


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


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

耸压西林势渐高,诸峰眼见似儿曹。


天阶缓步何愁到,诗眼宽来不尚豪。


黄石村庄添伟观,壶公山景自周遭。

化雨初沾万物滋,人间秋暑正炎时。


微官伎俩知无取,半百行藏每自疑。


两浙斯文端有托,西川夫子到何迟。

何处泷冈索旧碑,凤沱仙景我能知。


好山满眼分重庆,活水频年灌谢池。


月在梧桐村酿熟,春催布谷稻苗肥。

仙人居士颇搜奇,关子移来乞挽诗。


哀死吊生情合称,吟风弄月我何辞。


江山总落闲人手,文字空传太史碑。

陆淞发解上青云,沈炼吴绅素出群。


天下何尝无吉士,老夫端亦贺斯文。


三元偶尔还遭际,一贯从来不易闻。

面面青山面面佳,人间何处觅仙家。


身闲尽日无多事,天与双泉灌万花。


自在枕边啼谷鸟,逍遥亭子落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