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途只是水连天,好景惟应月带烟。


独有流莺与飞絮,见来浑似绿窗前。

斜阳流影入房栊,复绿重红掩映中。


想得那人新睡起,倚床闲啮绣残绒。

一曲娇歌酒一觞,难醒难醉又难忘。


争知一别还非易,满地月明归路长。

宝月香云万烛红,玉容当面出帘栊。


仙人也爱人间乐,只是人间无路通。

铢衣犹是旧霓裳,带得清虚府里香。


今日轻分三万斛,乞他人世绿衣郎。

云窗梦破十年春,浅笑深颦隔一春。


时节风光浑似旧,灯花一颗照愁人。

不见瑶姬八载遥,依稀闻说返丹霄。


灵云秀雨今何在,留与人间做寂寥。

曾到和宁市上来,江山满壁照人开。


都输此幅丹阳景,回首烟花暗凤台。

吟诗写画似参禅,不向他人被里眠。


生公堂前点头石,天平山上白云泉。

桃花柳花覆春洲,燕儿鱼儿迎客舟。


青天白云紫翠嶂,虚桥小浦回环流。

岩谷空明溪水冷,高人据梧目若瞑。


行留坐卧都不省,短发长风弄疏影。

溪林元不择人清,自少人来向此行。


若使行人多此处,谢安何必有高情。

秋水浮船五尺深,也无情事到讴吟。


十年荡桨无人问,却有飞鸿识我心。

阔屦宽袍顶不巾,天和拍拍面浮春。


横拖杖子前山去,知是人间不吏人。

破屋依依寂寞滨,千山头白树存身。


洛阳县令曾知否,中有饥吟僵卧人。

覆有高林载有苔,石公木客可参陪。


山居事业略完具,只是无人肯入来。

寂历茅堂草树深,隐居踪迹杳难寻。


直应独自携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花满百花潭北庄,无人同出碧鸡坊。


因风竹叶浮巾翠,落地松花上屐香。

天空地阔偶相逢,散漫寒流砢閜松。


不用方舟细商略,到头岐路总难同。

柳风欺水细生鳞,山色浮空澹抹银。


总道江南风景好,从前都让罱泥人。

老石空林了此生,一江秋水对人清。


扁舟若为求鱼出,莫向茆亭脚下行。

溪桥回转鸟声微,杖屦萧萧两布衣。


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风落日采薇归。

玄文草罢坐川湄,川与心同清静时。


此地可忘新汉事,莫将轻易与人知。

暗崖悬立玉龙飞,怒蹴层冰万马齐。


半夜哀音和空谷,愁翻木客唤猿啼。

烂银盘圆一千里,白玉髓喷三万重。


老蛟背驮龙女泣,百斛宝珠抛海东。

琅琊台顶太山杪,我欲去登须御风。


稽首东皇拱双手,金乌高捧一轮红。

面面青山曲曲溪,流云易度石墙低。


苔生任把门踪合,鹤返容教树杪栖。

滃合浮云晚放晴,溪山相照寂无声。


不知问字人何处,门外孤舟尽日横。

赤城霞断逗秋晖,阊阖风高不耐衣。


极目水天无了际,先生何处朗吟飞。

云母薄梳青石发,水花肥点碧荷钱。


树根一坐空山老,不许时人问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