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
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
学人须自立根基,三戒当先谨独知。
无分少壮老异境,一于财色斗严持。
镇重常如五岳峙,防危更似九河堤。
精气为躯造化功,游魂为变浩无穷。
如何谓死为灭尽,反落禅诃断见中。
神化自然称不测,有无不著是真空。
朱陆当年有异同,祗于稽古稍殊功。
存心自合先知本,格物无过要识中。
六籍漫从卤莽过,一灵那得豁然通。
孝是修行无价珍,此身在处即吾亲。
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
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
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
见易更须知用易,圣人原只用中庸。
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
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
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
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
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
闻道如何可夕死,死生原是道之常。
不闻有昼可无夜,几见无阴只有阳。
道在何从见寿夭,心安始可等彭殇。
物物其来有定则,自然之则谓之天。
但因在物付各物,一任纷然本寂然。
随处家庭堪作佛,无须岩壑始修仙。
吾儒穷理最为先,理彻心空不入禅。
穷是十分到底处,理须一物不容前。
六经尽向躬行譣,一字不从文义牵。
不将一事挂匈中,荡荡乾坤在此躬。
恰似云开天穆穆,更如冰泮水瀜瀜。
因无邪妄名为寂,岂为虚无即堕空。
知本繇来义最深,须从物理细推寻。
一灵充塞皆为物,万象森罗总是心。
心正涓流俱到海,身修点铁悉成金。
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
但知知本即知至,格物何曾有阙文。
本在操舟方有舵,本迷乱国为无君。
千圣传心一敬修,不知真敬反成囚。
欲求一得且永得,须下千休与万休。
疏水曲肱常浩浩,百官万务尽悠悠。
莫为为者是真机,稍著安排便已非。
桃自鲜红李自白,鱼能渊跃鸟能飞。
不知本体原如是,安得工夫妙入微。
圣贤止是学为人,学不知天人未真。
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居天内木涵春。
万殊精别方知义,一本穷研始识仁。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
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莫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
静坐非元非是禅,须知吾道本于天。
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元妙可穷研。
何事驱车缁洛尘,归来烟水味逾真。
寒塘古岸五衰柳,落日秋风一老人。
兀坐冥然天地古,观书恍尔性情新。
在在名山寂寂峰,渊泉深处有潜龙。
非于太极先天覛,只在寻常日用逢。
当默识时微有象,到名言处绝无踪。
山黛浓于染,丹枫闲翠竹。
远见白日间,山僧结小屋。
万里迢迢殅色开,千秋蔼蔼野芳来。
孤舟最喜青山伴,倦眼多为绿树回。
邑里过时惊薄俗,衡门深处念时才。
春涧鸣幽鸟,春华欲满山。
不知人世事,一枕石泉闲。
独坐孤亭四望宽,夜深明月浸溪寒。
归来山色如相许,老去秋风转自安。
万里云霄看燕雀,百年天地有金兰。
日暖风微杨柳斜,桃华处处点村家。
谁人此际能闲坐,载酒东皋醉落霞。
赤日堕于西隅,白月升于东牖。
我趁于此开尊,佩得金印如斗。
山人作何功课,终日对山不语。
问我此意何如,白云自来自去。
风来柳线转媚,雨过桃华更妍。
著履绕堤散步,自言不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