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久客宁忘地主贤,每劳移步出花前。


川围风日春难老,山抱楼台月又圆。


燕子暖泥低掠水,王孙芳草远连天。

寻山问水约同行,嫩柳初匀花欲明。


正及人间修褉节,更堪林外踏歌声。


病严酒戒三分量,清爱茶烟一缕萦。

水帘瀑布见应多,叠嶂层峦奈此何。


春向雪中翻玉乳,人从天上挽银河。


久蒙郤姓宜攀桂,未必王家胜浴鹅。

石梯随步与云升,又是青山第几层。


望到只疑天更近,兴来唯有斗堪凭。


岭头日月开昏晓,洞口诗书感废兴。

穹林古寺有残僧,指点前朝吕左丞。


石洞岁深苔黯黯,砺墙春早雪层层。


旧藏万卷龙常护,欲寄双椷雁可凭。

阳和蔼蔼度郊墟,凤历拈来岁又除。


万事可齐终有尽,一生能几苦求馀。


茅茨人静鸡声早,关塞天高雁影疏。

面面峰峦一水通,危楼正倚夕阳东。


自将短发明残雪,闲看孤云送断鸿。


北斗地高天更远,巴人心苦调逾工。

重裘絮帽北行装,地炕煤炉候晓光。


十里鸡声常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

吴山楚水谢行舟,望入榆关路转悠。


聊向岁寒占纬候,旋看春色动林丘。


相逢先问尚书履,愿见浑胜万户侯。

鱼鸟犹疑水上军,河州重到不堪闻。


才名满世谁当忌,膏馥宜人只自焚。


已向盖棺须论定,聊从破箧觅遗文。

本有江南水竹情,谬持华藻谒承明。


四年五向金焦渡,万里重为晋冀行。


臣罪每蒙明主贳,吏文先为故人惊。

簇簇江云妒月明,悠悠沙岸海潮生。


渔归别浦风无力,人语孤村夜有声。


颇费推移为去住,尚劳恩怨是阴晴。

五年荏苒重过寺,一夜空明独倚楼。


水亦何缘俱到海,心如无碍总忘鸥。


细寻往事和头白,多感新凉与病瘳。

丹凤衔书下九霄,分明形胜见山椒。


先秋古树苍黄出,映日高峰紫翠摇。


税地浇花人未老,买船载酒路非遥。

南山佳气郁嵯峨,特地扁舟百里过。


缓步暗扶筋力倦,高登偏觉海天多。


闺中素练衣初具,天上风云气向和。

江天十日晴无一,花市残时月过三。


卖困送穷方不验,品茶斗草事多谙。


新资恰有诗千首,旧恨惟凭酒半酣。

陶令闲居爱重九,故园今日是重三。


一觞一咏风犹在,江外江头路总谙。


地僻仙家无岁历,花开国色带朝酣。

百年过半五十五,一春最好三月三。


茂林修竹事可续,随柳傍花予素谙。


暖爱游蜂衙正放,晴看行蚁战方酣。

南山初下北山湄,惭愧山灵旧有移。


看种松篁如昨日,来惊霜露已多时。


漫游最好逢僧寺,阅世无过与客棋。

凤凰山下凤凰桥,与客移舟自海潮。


中半秋光明月小,参差山势碧波遥。


四时得意真行乐,一榻高眠慰久要。

江头十二月十二,忆昨开帆三月三。


山川南北俱经遍,气候寒暄已饱谙。


月色下澄江更远,潮声惊破梦初酣。

遥怜佳节过重阳,叠叠青山近短墙。


忽见黄花和我瘦,不知白日为谁忙。


买栽自叹居无地,欲插先怜鬓有霜。

秋风七月度榆关,秋色千岩雨后闲。


不向此中添白发,只疑无地着青山。


补天人远留遗事,背水功成合早还。

客居何似隐居闲,城里不如城外山。


涧水独澄吟骨瘦,秋风又上鬓毛斑。


黄花信早高低路,白雁霜前紫翠关。

炙手熏心事已多,晓凉来抚石盘陀。


不争可受千人坐,无事应须百遍过。


初日射林光历乱,懒云将雨湿嵯峨。

未为长歌行路难,青山最爱雨中看。


图书暂许淹尘榻,蔬蕨先教具午餐。


碧树洗空千涧出,白云封满万松寒。

十里肩舆石磴深,禅房潇洒乱峰阴。


岩花笑里饶佳色,山鸟倦馀怀好音。


下界风雷喧众壑,上方钟鼓出长林。

一榻空斋卧白云,青灯微雨夜初分。


无缘十日惭凡骨,有梦三台绕圣君。


别院鸡催山月吐,回廊鱼咽涧风闻。

山水情多不自由,白头终作五台游。


万重云树高低出,千里滹沱背面流。


绝顶只疑天北极,朝阳初见海东头。

六月萧然似晚秋,登高重整木绵裘。


即看满涧泉初出,知是前岩雨乍收。


碧嶂旋随孤鸟没,白云常傍古松留。